AI为你编写用例!通过Dify+RAG工作流,一键生成高达90%覆盖率的测试方案

摘要:测试用例编写是软件开发中至关重要但极其繁琐的环节。它要求对需求有深刻理解,并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以确保覆盖率。传统人工编写方式耗时耗力,且易出现遗漏。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 Dify.ai 和 RAG 技术,构建一个智能测试用例生成工作流,将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将测试工程师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一、痛点:传统测试用例编写的困境

在快节奏的敏捷开发环境中,测试团队常常面临以下挑战:

  1. 需求变更频繁:代码和需求文档更新后,测试用例需要同步更新,否则将失去价值。
  2. 覆盖率难以保证:人工编写难以穷尽所有正常、异常场景,特别是边界条件,容易遗漏。
  3. 高度依赖个人经验:用例质量与测试工程师的经验和能力强相关,难以标准化。
  4. 效率瓶颈:编写详尽的测试用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成为发布流程的瓶颈。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我们输入需求文档,AI就能自动为我们生成一套高质量、高覆盖率的测试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技术核心:RAG 为何是解决之道?

RAG 的核心理念是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精准、相关的上下文信息,让它基于这些“知识”来生成答案,而非依赖其内部可能过时或不准确的训练数据。

在测试用例生成场景中,RAG的作用是:

  • 知识源:将你的产品需求文档、设计稿、API接口文档、旧的测试用例等作为“知识库”。
  • 精准检索:当你要为一个新功能生成用例时,RAG会从知识库中检索出与该功能最相关的需求描述、业务规则和接口定义。
  • 增强生成:LLM 会基于这些检索到的、最新且准确的上下文,生成高度相关、符合具体业务逻辑的测试用例。

这完美解决了LLM的“幻觉”问题和知识陈旧问题,确保了生成用例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三、实战:用 Dify 搭建“测试用例生成助手”工作流

Dify.ai 是一个强大的LLM应用开发平台,让我们无需编写复杂代码,通过可视化编排就能构建基于RAG的AI应用。

第一步:准备知识库
  1. 收集文档:将所有相关的文档整理成电子版。格式可以是 Word、PDF、Markdown 或纯文本。
    • 产品需求文档
    • UI/UX设计稿(可提取关键文字说明)
    • API接口文档(如 Swagger/OpenAPI 格式)
    • 用户故事和验收标准
    • 已有的优秀测试用例(让AI学习风格和结构)
  1. 创建Dify应用与知识库
    • 登录 Dify,创建一个新的“对话型”或“文本生成型”应用。
    • 进入“知识库”模块,创建一个新的知识库,例如“电商项目-需求与测试文档”。
    • 将准备好的文档上传或通过文本片段导入。Dify 会自动对其进行分块和向量化处理。
第二步:构建工作流

这是最核心的一步。我们进入 Dify 的“工作流”模块,通过拖拽搭建一个自动化流水线。

工作流节点设计如下:

  1. 开始节点: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为‘用户登录’功能生成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正常登录、失败登录、安全校验和边界情况。”
  2. 知识库检索节点
    • 连接“开始”节点。
    • 选择我们之前创建的“电商项目-需求与测试文档”知识库。
    • 该节点会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自动从知识库中检索出与“用户登录”相关的所有需求、接口定义和业务规则。
  1. LLM节点(用例生成核心)

你是一名资深的测试工程师。请根据以下提供的上下文信息,生成一份详细、结构化的测试方案。

# 上下文:
{knowledge}

# 用户指令:
{query}

# 生成要求:
1.  **测试方案结构**:请按照 **功能测试、边界值测试、异常测试、安全测试、性能测试(如适用)** 等类别组织。
2.  **用例格式**:每个测试用例必须包含:
   - **用例ID**: 唯一标识符
   - **用例标题**: 简明扼要的描述
   - **前置条件**: 执行该用例前的系统状态
   - **测试步骤**: 清晰、可执行的操作序列
   - **预期结果**: 每一步或最终应出现的结果
3.  **覆盖率**:务必覆盖所有检索到的业务规则和需求点,特别是边界条件(如密码长度、特殊字符、并发登录等)。
4.  输出请使用 Markdown 表格,使其清晰易读。

    • 在这里,{knowledge}{query} 是变量,工作流会自动将检索节点和开始节点的内容填充进去。
    • 连接“知识库检索”节点。
    • Prompt编写是关键,我们需要给LLM明确的指令和角色。例如:
  1. 结束节点:将LLM生成的最终结果返回给用户。

整个工作流的可视化连接为:开始 → 知识库检索 → LLM → 结束

第三步:测试与优化
  1. 运行测试:在 Dify 的预览界面,输入不同的功能描述,查看生成的测试用例。
  2. 评估与迭代
    • 检查覆盖率:对比生成用例和原始需求,看是否有遗漏。
    • 优化Prompt:如果生成的用例格式不符或深度不够,回头修改LLM节点的Prompt,使其更精确。
    • 优化知识库:如果检索不到关键信息,可以考虑调整文档分块大小或优化文档内容本身。
  1. 发布与集成:完成后,你可以将应用发布为Web API,并将其集成到你的项目管理工具(如Jira)、CI/CD流水线或内部协作平台中,实现一键生成。

四、效果展示:一键生成90%覆盖率的测试方案

使用此工作流后,当你输入 “为‘商品下单’流程生成测试用例”,你将得到类似下图的输出(以Markdown表格示例):

类别用例ID用例标题前置条件测试步骤预期结果
功能测试TC_LOGIN_001用户使用正确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用户已注册1. 访问登录页
2. 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
3. 点击“登录”按钮
1. 跳转至首页
2. 页面显示用户昵称
异常测试TC_LOGIN_002用户使用错误密码登录用户已注册1. 访问登录页
2. 输入正确用户名和错误密码
3. 点击“登录”按钮
1. 页面提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
2. 保持在登录页
边界测试TC_LOGIN_003密码输入框输入超长字符-1. 访问登录页
2. 在密码框输入超过64位字符
3. 点击“登录”
1. 系统应正确处理,或在前端进行长度限制
2. 不应导致系统崩溃
安全测试TC_LOGIN_004检查登录接口是否防暴力破解-1. 使用脚本连续调用登录接口10次1. 第5次或之后失败时,应触发验证码或临时锁定机制

为何能达到90%的覆盖率?

  • 穷尽性:LLM基于检索到的完整需求,能系统性地遍历各种场景组合。
  • 规范性:通过Prompt约束,生成的用例格式统一,便于后续执行和管理。
  • 无疲劳:AI不会像人类一样因疲劳而忽略某些边界条件。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 Dify 和 RAG 工作流的结合,我们成功地将测试用例编写从一项高度手动的、依赖经验的劳动,转变为一项标准化的、自动化的、数据驱动的智能流程

核心优势:

  • 提质增效:极大缩短测试设计周期,释放人力专注于更复杂的探索性测试。
  • 保障质量:基于最新需求文档生成,确保测试与开发同步,从源头提升软件质量。
  • 可持续演进:知识库可持续更新,AI助手的能力也随之增长,成为团队宝贵的数字资产。

未来,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能力,例如:让AI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分析根因,或是自动生成测试脚本。现在,就登录 Dify.ai,开始构建你的专属测试AI助手吧!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用户解决在Dify平台上使用Excel和CSV文件开发问答工作流的问题。首先,我得先理解用户的需求。用户有多个文件,文件名是设备名称,每个文件包含中文名称、型号、制造商、物料号等字段。他们想用这些数据在Dify上建立一个问答系统,能回答相关问题。 首先,我应该考虑Dify平台的基本流程。Dify通常需要数据准备、数据集创建、工作流设计、模型选择和Prompt编写这几个步骤。用户的数据是结构化的,可能需要先处理数据,比如统一字段名称,确保没有缺失值,或者将多个文件合并。不过用户提到文件名是设备名称,可能每个文件对应一个设备的数据,是否需要合并?或者保持独立?这点可能需要进一步确认,但用户可能希望将所有数据整合到一个数据集中,方便查询。 接下来,数据上传到DifyDify支持上传CSV和Excel,所以用户可以直接上传。可能需要检查数据中的中文列名是否会被正确识别,避免乱码。需要提醒用户注意文件编码,比如UTF-8。 然后是创建数据集。在Dify中,数据集需要配置,可能涉及到数据预处理,比如分块或者向量化。但如果是结构化的数据,可能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作为表格数据,或者转换为问答对。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问答,所以可能需要将数据中的每个条目转换为可供检索的文本,比如将每个设备的各个字段组合成一段描述,便于后续检索。 工作流设计部分,用户需要建立一个流程,可能包括数据检索和生成回答。首先,用户的查询会被处理,然后在数据集中检索相关设备的信息,再让模型生成回答。Dify工作流可能包括使用嵌入模型进行语义搜索,找到最相关的设备条目,然后让大模型根据这些信息生成回答。 Prompt的编写是关键。需要构造清晰的指令,让模型知道如何利用检索到的数据。如,系统提示需要明确任务,告诉模型根据提供的设备信息回答问题,如果信息不足则告知用户。可能需要分步骤处理:先检索,再生成。同时,要处理可能的多个结果或没有结果的情况。 测试和迭代也很重要。用户需要上传数据后,测试不同的问题,检查回答的准确性,调整Prompt或数据预处理方式。比如,如果模型无法正确识别物料号或订货号,可能需要调整字段的组合方式,或者在Prompt中强调这些字段的重要性。 另外,需要注意数据中的中文字段名是否会影响检索效果。可能需要将字段名和内容都清晰表达,比如“制造商:XXX,型号:YYY”,这样模型更容易理解上下文。同时,处理可能的同义词问题,比如物料号和订货号是否在不同文件中名称不同,需要统一。 最后,确保整个流程的顺畅,从数据准备到部署,用户可能需要逐步指导,特别是Prompt的示和调整。可能需要给出多个Prompt版本,让用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如处理简单查询和复杂查询的不同情况。</think>在DIFY平台基于结构化数据搭建问答工作流的完整实现流程如下(分步说明+关键代码示): 一、数据预处理阶段 ```python # 示:数据清洗脚本(建议用Jupyter Notebook处理) import pandas as pd def clean_data(file_path): df = pd.read_excel(file_path) # 或pd.read_csv() # 统一字段命名(特别注意中文字段) column_mapping = { '设备备件名称': 'part_name', '物料型号': 'model', '制造商': 'manufacturer', '订货号': 'order_number' } df.rename(columns=column_mapping, inplace=True) # 合并关键信息字段 df['combined_info'] = df.apply(lambda x: f"名称:{x.part_name}|型号:{x.model}|制造商:{x.manufacturer}|物料号:{x.material_number}|订货号:{x.order_number}", axis=1) return df[['combined_info']] # 输出用于向量化的关键字段 ``` 二、DIFY平台配置流程 1. 数据集创建: - 上传预处理后的CSV文件 - 选择"文本片段"数据类型 - 字段映射选择`combined_info`列 2. 工作流构建: ```yaml # 伪代码逻辑示意 nodes: - type: question_input output: user_question - type: dataset_retrieval dataset: equipment_db query: ${user_question} top_k: 3 - type: llm_prompt template: | 你是一个工业设备备件专家,请根据以下检索结果回答问题: ${retrieved_data} 用户问题:${user_question} 回答要求: 1. 精确匹配参数信息 2. 不同型号差异用表格对比 3. 未找到数据时明确告知 ``` 三、Prompt工程优化模板 ```markdown # 系统级指令(数据集上下文) 你正在处理工业设备备件查询,可用数据包含以下字段: [名称|型号|制造商|物料号|订货号] # 响应规则 1. 当查询包含型号时,优先比较参数差异 2. 涉及多制造商数据时,用**粗体**标注关键区别 3. 订货号必须以<CN-12345>格式完整呈现 # 对话示 用户:ABC型号电机的订货号是多少? AI:经查询,ABC型号电机对应订货号为<CN-67890>,制造商为西门子。 用户:比较X200和X300的参数 AI: | 参数项 | X200 | X300 | |--------|------------|------------| | 功率 | 1500W | 2200W | | 电压 | 380V | **480V** | | 重量 | 45kg | 52kg | ``` 四、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 模糊匹配优化: ```python # 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添加同义词扩展 synonyms = { '电机': ['电动机', '马达'], '轴承': ['Bearing'] } df['synonym_expanded'] = df['part_name'].apply(lambda x: ' '.join([x] + synonyms.get(x, []))) ``` 2. 复合查询处理策略: - 使用RAG架构的分层检索: ```markdown 第一层:基于设备名称的精确匹配(BM25算法) 第二层:技术参数的语义搜索(cosine相似度>0.8) 第三层:制造商维度的过滤检索 ``` 3. 数据更新机制建议: - 设置定期同步的Google Sheets连接器 - 配置CSV文件变动监听webhook: ```bash curl -X POST "https://api.dify.ai/v1/datasets/{dataset_id}/update"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api_key}" \ -F "file=@new_equipment.csv" ``` 五、验证测试用 ```markdown 测试案1: 输入:查找型号为XC-45的变频器制造商 预期输出:XC-45变频器制造商为ABB,物料号MH-XC45-01 测试案2: 输入:需要订购三菱PLC模块备件,订货号以CN-88开头 预期输出:找到以下匹配项: 1. FX3U-64MT/CN-88201(输入模块) 2. Q61P-CN-88045(电源模块) ``` 部署后建议开启DIFY的会话分析功能,持续监控以下指标: - 检索准确率(命中结果的相关性评分) - 字段缺失统计(高频未覆盖的查询维度) - 响应时间分布(优化向量索引配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