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体(Agent)核心概念
在Coze平台上,智能体(Agent) 是指具备特定身份和能力、能与用户进行自然交互的AI实体。它通常由一个大语言模型(LLM)驱动,并通过插件、知识库、工作流等扩展能力,实现特定领域的任务处理。
1.1 智能体的基本构成
一个完整的Coze智能体通常包含以下核心元素:
-
大脑(核心模型):选择适合的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R1、豆包等)作为智能体的核心处理引擎。
-
身份与角色:通过人设与提示词定义智能体的身份、背景、性格和对话风格。
-
知识与记忆:通过知识库和数据库为智能体提供专属领域知识和记忆能力。
-
技能与工具:通过插件和工作流扩展智能体的能力,使其能够执行搜索、图像生成、数据查询等具体任务。
-
交互界面:包括开场白、快捷指令、语音设置等,优化用户与智能体的交互体验。
1.2 智能体的应用模式
Coze智能体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
单Agent模式:
-
自主规划模式:由一个大模型自主思考决策,适用于逻辑相对简单的对话场景。
-
对话流模式:智能体严格按预设的对话流程执行,支持保留多轮历史对话记录,更适合结构化或有明确流程的任务(如客户服务、数据查询等)。
-
-
多Agents模式:在一个智能体中设置多个Agent协作,共同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每个Agent负责不同的子任务或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学习交流群

2. 智能体创建步骤
2.1 创建入口与基本信息填写
-
登录Coze平台(https://www.coze.cn),在个人或团队工作空间中点击“创建智能体”(或“创建Bot”)。
-
填写智能体的名称(必填)和描述(选填,但建议清晰填写,有助于理解智能体用途)。
-
选择创建方式:Coze支持“标准创建”和“AI创建”两种方式。对于初学者,建议从“标准创建”开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配置选项。
2.2 模型选择与配置
智能体的“大脑”至关重要,你需要为其选择一个合适的大语言模型(LLM):
-
模型类型:Coze平台提供了多种模型选择,例如豆包系列、DeepSeek-R1(选择时注意需选用“工具调用”结尾的模型,以便使用各种插件)、通义千问等。不同模型在语言理解、生成能力、上下文长度(如4K, 32K, 128K等,K值越大通常容纳的对话内容越多)和特色功能上可能有所差异。
-
关键参数调整:
-
随机性(Temperature):控制输出内容的随机性和创造性。值越高,回答越多样;值越低,回答越确定和可预测。对于需要精确输出的任务(如代码生成、事实问答),可适当调低。
-
回复长度(Max Tokens):设定单次生成内容的最大长度。根据需求调整,避免回答过长或过短。
-
携带上下文轮数:决定模型能记住并参考之前多少轮对话的内容。对于需要多轮交互的场景,应设置足够的轮数以保证对话的连贯性。
-
2.3 角色与身份定义(人设与回复逻辑)
这是塑造智能体个性的核心环节,主要通过编写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 来实现。
2.3.1 提示词的核心结构
一个清晰有效的系统提示词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Role: [智能体名称及简短描述]
- author: [作者名]
- version: [版本号]
- language: [使用语言]
- description: [对智能体角色的详细描述]
# Profile [或 Background]:
[详细阐述智能体的背景故事、世界观、性格特质、价值观、沟通风格等。]
# Goals:
[列出智能体需要达成的核心目标,例如:
1. 目标一
2. 目标二
3. 目标三]
# Skills:
[详细描述智能体具备的各项技能,最好分点说明:
## Skill 1: [技能名称]
1. [技能具体描述或执行步骤]
2. ...
## Skill 2: [技能名称]
1. [技能具体描述或执行步骤]
2. ...]
# Constraints (或 Limitations):
[明确规定智能体的行为边界和限制,例如:
- 限制一
- 限制二
- 限制三]
# Workflow (可选):
[描述智能体与用户交互的典型流程或步骤。]
# Output Fo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0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