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游戏中的道理--金铲铲之战

文章探讨了游戏作为学习工具的潜力,特别是自走棋游戏如何模拟真实世界的策略和决策过程。强调了实践和反馈在真正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阅读和听书的内化效率较低,而游戏由于其交互性和结果反馈,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作者提到,创新和研究在游戏中取决于个人定位,而系统性学习是通用原则。同时,文章还触及了性格和学习习惯对决策的影响,提倡通过持续训练和反思来改变和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大师一段时间,基本上相关的认知实践差不多,准备弃坑了,这里记录下;
相关文章上一篇:策略游戏与实践反馈
这一篇算是集中金铲铲的一篇;

游戏的魅力–源自模拟的真正学习

相关内容在各个媒体上论证游戏合理性中的文章很多了,个人最喜欢游戏的一点就是从其最开始发展而来的起点,从人到动物,小的时候通过模拟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捕食逃脱等挑战,为真正的生存做好准备;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平时也会看很多书,很轻松很容易,但这个最终不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做起事情来还是那样,这种情况下的看书,与喝个下午茶,看个电影,其实没什么不同。
真正的学习典型的是落实到实践中的,比如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之后的感悟,进而知道后面应该怎么样,很多时候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内化一些东西。
这个角度看,读书看起来效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内化非常困难,所以其实效率很低,过去几年通过听书等渠道,高质量的书每年读了非常多,也懂了一些道理,但是内化的却是不多,很多时间长了也就忘了。。。
所有一些能够模拟真实情况游戏,在内化方面就很厉害,满足:

  • 有输入输出,交互,有学习经验的过程,更有自己输出的过程
  • 有结果的反馈:比如胜负等等
    如果对待胜负反馈足够认真,这个对于自己大脑硬件编程的过程就会行之有效。

自走棋

自走棋是一个对于策略方面非常好的模拟,对于操作相比rts降低非常多,综合了兵种技能装备属性经济方面,对于我们日常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拟(这个模拟和棋类又很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
当然也非常适合手机来玩。

如果比较认真地玩的话,然后回看和开发过程中的异同,可以交互式的看到很多很好地道理;
再次重申,如果想从中内化一些东西,务必亲自上场去玩,看看我这里这样的文章,作用也就10%以下;

能看到的东西,很多,总结的mindmap好大一篇,这里记录一些重要的;

principles

战略制定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信息居于核心&拼理解:整场打法如何,除了自己的特长来牌之外,就是信息的掌握,要不停地看其他家的选择;我们在团队中制定行动计划也是类似,对于信息的收集&整理一直是战略制定的主要依据
  • 战略的落地:拼性格缺陷的完善;如果典型战略的典型环境具备,那么简单了,不用多说;大部分情况,成熟打法的理想环境并不具备这里变通就是关键;这里拼的就是对于各种路线的理解,以及客服自己思维上的缺陷;尤其是思维缺陷这里,就是能带回工作生活中来,特别nb;
  • 战略本身:信息收集齐了,整件事情完成一半,选择合适的打法即可,变通落地好了,就好了另外一半;

要不要创新研究?

每个人都有一个创新梦,做出一个大家都不用的方法,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就剩下一个字:帅;
实际可以做一下,尝试各种有意思的玩法,奇怪的搭配,娱乐性很强,实际效果呢,是这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要不要创新和research,就是看自己的定位;

  • 如果娱乐:随便
  • 如果是业余,想打一个大师:版本的强势搭配就要注重学习,当然各种文章中会有这个版本的介绍,这里最高质量的还是比赛,带上解说,是一个最密集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阵容搭配装备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开发一个有效的阵容,耗时太多,如果不是高段位的专业,做这个消耗过高;
    我自己也是,看看版本的信息,自己想一些阵容,大部分情况还是比较弱,有效性很低;
    当我浪起来的时候,就是刷刷掉分的时候;
    反正就和稍微会玩的人一起打,要求不高,学习强势打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 如果是比赛冠军:那就要自己研发新阵容,节奏和打法,这个在最近的jsl,云顶亚洲杯中都可以见到;强势打法依旧是大部分选手的选择,但是因为大家都去卷武器,小天才等等,导致同行下场很糟糕;可以规避同行的选择也因为套路太清晰容易被针对;但是创新打法就容易出现奇效,也是高水平比赛中最赏心悦目地方;

回到研发:

  • 如果团队定位到做一个中上水平的游戏,高性价比还是用好现有的库,做法,gdc等会议刷全;
  • 如果想要做到行业比较领先的水平,自己也有充分的资源做这个(无论是项目组财大气粗的经济资源还是自己用爱发电的精神资源都可以),就要在学习充分的前提下,开始做research和创新,这个才能脱颖而出

所以要不要做创新和research,其合理性和自身的情况以及定位有关,但是广泛系统性的学习则是任何情况下的黄金法则;

聪明,性格和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本身不是探讨大脑科学,所以不做特别深入全面讨论

  • 更聪明则学习更快,具体也体现在学习能力上
  • 处理事情的性格和习惯,也相当程度上影响决策的过程,很多输的场次在当场就出现在决策性格上,这块是一个改变起来非常难得模块,所谓“所谓本性难移”;
  • 学习则是非常给力,这里和人工智能一样,可以通过外部信息学习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复盘来自己学习;其核心就是能够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吸收行业中的高端智慧;

聪明 & 学习

so,如果像类似金铲铲这种,有持续的公开的比赛,基本上行业里的高端秘密都会呈现出来;
那么学习的价值就非常高,高到用心积累可能会颠覆“聪明”这个很逆天的特性,其核心就是学习能够高效吸收行业里最厉害的大脑的精华;

性格

性格和习惯的修改非常的难,涉及到大脑的神经更新,看来就要持续的训练复盘,来有意识的弥补;
就像粗心的人,在每次考试前都要反复告诫自己;
性格习惯的改变就要通过训练等一些方式持续提示自己才能有所弥补;

  • 比如隔段时间不玩,再玩游戏,就又会发现自己的经常犯的“拼后期”的毛病就又来了,还是性格思维习惯的问题
  • 玩之前把注意事项看一下,整体就好非常多
    能做到这块的自我改变,应该说是最高段位的学习了;

sum

差不多两个blog把一些重要点列了下,其中也是我个人对于游戏深度认可的点,难得有这么一种娱乐形式可以深度的让人真正的学习;

### 如何在 Mac 上安装《铲铲》 要在 Mac 上成功安装并运行《铲铲》,需要借助工具 **PlayCover** 来实现 iOS IPA 文件的兼容性支持。以下是详细的说明: #### 工具准备 为了能够在 macOS 系统上运行《铲铲》,首先需要安装 PlayCover,这是一个用于加载和运行 iOS 应用程序的开源工具[^4]。 1. 访问官方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PlayCover/PlayCover](https://github.com/PlayCover/PlayCover),点击页面中的“Latest Release”,找到适合您系统的版本。 2. 下载 `.dmg` 文件,并按照常规方式将其拖动至 `Applications` 文件夹完成安装。 #### 游戏文件获取 接下来,需下载适用于《铲铲》的游戏 IPA 文件。推荐通过以下途径获得合法且稳定的砸壳包: - 前往第三方网站如 [IPA 商店](苹果iOS【铲铲】IPA下载 - IPA商店) 获取游戏资源链接。 - 使用提供的网盘选项(例如夸克云存储),将 IPA 文件保存到本地磁盘中。 #### 导入与配置 当所有必需组件都已就绪之后,按如下操作执行导入过程以及必要的设置调整: 1. 打开 PlayCover 平台,在界面左下角利用「+」按钮或者直接拖放的方式把之前所提到的那个 .ipa 格式的档案加入进来; 2. 进入选定条目后的设定菜单部分——具体路径为:“Settings -> Miscellaneous (杂项)” ,在这里修改 “App Type” 参数值设成 “Games”。此更改有助于优化针对不同类型应用程序的表现效果^; 3. 对目标项目实施双击动作触发自动处理流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请求来抓取额外依赖资料包等内容;与此同时还会弹出提示框引导用户扫描 QR Code 登录账号信息以便同步进度数据等服务功能. 至此,《铲铲》应该可以在您的 MacBook 设备上面正常启动体验了! ```bash # 如果遇到任何异常情况比如闪退等问题,请参照官方文档排查解决办法。 brew install --cask playcover # Homebrew 用户可尝试命令行快速部署环境 ``` ---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