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LAMOST
文章平均质量分 50
casularm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LAMOST喜获天体光谱
5月28日的凌晨3点,正在调试中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喜获首条天体光谱(见下图)。随着调试的进展,随后的两天LAMOST已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天体光谱。LAMOST开始产出光谱,标志着其各个子系统(望远镜光学和主动光学、跟踪控制、光纤、光谱仪)已全部联通并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LAMOST项目目前正处在“小系统”联调阶段。“小系统”包括3米口径的镜转载 2007-06-04 21:12:00 · 1707 阅读 · 0 评论 -
LAMOST OCS-2.20系统和SSS-2.00系统通过验收
LAMOST OCS-2.20系统和SSS-2.00系统通过验收 11月18日,国家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科学部组织了由LAMOST项目工程指挥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等21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我校OCS和SSS课题组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中2个子课题观测控制系统(原创 2005-11-22 18:05:00 · 2470 阅读 · 1 评论 -
中国天文台
台名所在地坐 标 海拔 (米)主要仪器设备经度 (时分)纬度 (。’ ) 上海天文台 shanghai Obs.上海市徐家汇 上海市松江县佘山东经8 05.8 东经8 04.8北纬31 12 北纬31 065 95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口径25米射电望远镜VLBI站,60厘米的人卫激光测距仪,40厘米的双筒望远镜,Ⅱ型光电等高仪,氢原子钟等云南天文台 Yunnan Obs.云南省昆明市东经6原创 2005-06-02 21:44:00 · 2752 阅读 · 2 评论 -
SDSS星表目标分布
DEC: 0 ~ 20 465274020 ~ 40 161875540 ~ 60 2705040RA(DEC 0 ~ 60):0 ~ 60 56538660 ~ 120 752285120 ~ 180 3167767180 ~ 240 2435371240 ~ 300原创 2005-03-02 16:58:00 · 1785 阅读 · 0 评论 -
Simulate_04_B
2012 90.0 6.0 2109 2012 108.0 2.0 2944 2012 126.0 2.0 1420 2012 168.0 2.0 1272 2012 210.0 6.0 1287 2012 228.0 2.0 1623 2012 87.0 18.0 2168 2012 107.0 2.0 2834 2012 127.0 2.0原创 2005-02-27 21:54:00 · 1469 阅读 · 0 评论 -
Simulate_04_A
1 5.0 18.0 3824 2499 2499 0% 63%2 31.0 2.0 3836 2496 4995 0% 63%3 75.0 18.0 12112 3368 8363 0% 70%4 93.0 8.0 50046 3622 11985 0% 75%5 107.0 2.0 51212 3461 15446 0% 7原创 2005-02-27 21:50:00 · 1819 阅读 · 0 评论 -
赤道和银道坐标转换公式
先记住几个基本常数:北银极的赤道坐标:(alphaGP,deltaGP)=(192.85948,27.12825)单位是度,下同。 银心方向l=0,b=0。对应的赤道坐标(alpha,delta)=(266.405,-28.936)。 北天极的银经 lCP=122.932。 如果天体的赤道坐标为(alpha,delta),则其银道坐标(l,b)可由下面公式求得: sin(b)=sin(deltaG原创 2005-02-26 11:45:00 · 7601 阅读 · 3 评论 -
Simulate_03
1 1.0 18.0 7042 2274 2274 0% 57%2 43.0 16.0 4344 2744 5018 0% 63%3 75.0 16.0 14282 3585 8603 0% 72%4 95.0 8.0 53200 3622 12225 0% 77%5 107.0 2.0 51212 3461 15686 0%原创 2005-02-11 18:33:00 · 2195 阅读 · 0 评论 -
Simulate_02
1 0.0 17.5 5392 1695 1695 0% 43%2 42.5 17.5 5167 3173 4868 0% 61%3 75.0 17.5 16878 3953 8821 0% 74%4 95.0 7.5 58541 3974 12795 0% 80%5 107.5 2.5 57791 3974 16769 0% 84%6 137.5 2.5 6615 3472 20241 0% 8原创 2005-02-11 16:44:00 · 3834 阅读 · 0 评论 -
Simulate_01
1 1.0 18.0 7042 2274 2274 0% 57%2 43.0 16.0 4344 2744 5018 0% 63%3 75.0 16.0 14282 3585 8603 0% 72%4 95.0 8.0 53200 3622 12225 0% 77%5 107.0 2.0 51212 3461 15686 0%原创 2005-02-05 09:18:00 · 3599 阅读 · 0 评论 -
服务器启动
72.80 su - user: Gold30@ pwd: Gold30@ 1.100 reboot halt user: oracle pwd: oracle原创 2005-01-14 20:42:00 · 1251 阅读 · 0 评论 -
南京导星会议总结
1、采用虚拟的导星方式:导向点是由一组恒星的在视场中的理论位置平差决定的虚拟点,并且这些理论位置是不断移动的,其移动速度也是变化的。2、定义焦固坐标系:规定测量温度,假定形变矢量和为零。3、指向时需要导星精度较高,使用UCAC2星表(完备到16等)。指向导星观测的作用就是为了建立“焦固坐标”与“天固坐标”的转换关系。跟踪时精度较低,18等星也可使用。4、焦面旋转极限为 -22.5~+22.5度,跟原创 2005-12-30 15:06:00 · 2443 阅读 · 0 评论 -
流量定标星与天光分配草案
需求:4000根光纤流量定标星:每个CCD(250根光纤)1~2颗天光:每个CCD10颗以上草案:1、使用最大密度选星算法找到密度最大的目标Tile2、进行观测目标分配,得到观测目标链表 obvObjs3、根据目标Tile的中心赤经赤纬选取天光Tile,进行天光分配,得到天光链表 skyLight4、根据目标Tile的中心赤经赤纬选取流量定标星Tile,进行流量定标星分配,得到流量定标星链表 fl原创 2006-01-04 22:34:00 · 2865 阅读 · 2 评论 -
小系统观测天区与跟踪时间
小系统的观察天区范围为:δ=18.6º~47.2º。小系统的跟踪时间为-0.28h~1.42h,共计1.7小时。效率按2m口径,减半或1/4计算原创 2007-03-12 14:28:00 · 1422 阅读 · 0 评论 -
与上海天文台关于坐标转换的约定
约定(2006-12-28于科大)1、 科大提供观测天区的目标目录2、 科大指定中央星和第一引导星3、 上海台计算视场范围内所有观测目标的焦面坐标传给科大。4、 科大将最后确定的观测目录给上海台,上海台作各种观测参数的计算。5、 数据传输格式由科大确定后提供样本给上海台。原创 2007-01-05 15:05:00 · 1573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组对SSS的几点意见
1. 明确小系统需求,和恒星巡天的需求2. 星系巡天中各种优先级情况下的完成巡天的观测次数,覆盖率和效率估计3. 恒星巡天中根据不同约束条件观测不同亮度恒星的分配算法4. 建立天区密度数据库,制定计划时更快的计算密度5. 考虑导星星表结合输入星表时的观测计划6. 考虑与导星和焦面系统的协调和接口7. 提供焦平面位置批量更新或直接导入数据库功能8. 计算天原创 2006-12-08 11:23:00 · 1308 阅读 · 0 评论 -
SSS MySQL数据库建库脚本
/*==============================================================*//* DBMS name: MySQL 5.0 *//* Created on: 2006-10-29 11:37:05 上午 *//*原创 2006-10-29 16:20:00 · 2251 阅读 · 0 评论 -
南京导星会议记要
导星星表采用UCAC(低银纬)+SDSS(高银纬)导星CCD最小为18.6x18.6mm4个导星CCD至少需要3个上面有目标,其中至少一个上面需要有2个观测目标需要在观测计划中增加导星部分,提供4~5个导星目标提供焦面微调寻找导星的功能(旋转或微移) ,小焦面与完整焦面的旋转角度均为-11~+11度。原创 2006-09-16 10:21:00 · 1620 阅读 · 0 评论 -
参数设置功能设计草案
1、使用XML作为参数文件2、使用JDOM进行解析与编辑3、编写Config类,用以读取config.xml文件,每次被初始化时将文件中各个节点的值赋予相应的静态变量。如果解析速度快的话也可以使用非静态变量,每次调用的时候解析一次。但是要避免在循环中使用。4、参照JBuilder的Tools->Preferences设计参数设置界面5、修改参数时可以先将config.xml文件读取为变量,然后对变原创 2006-03-08 22:42:00 · 2080 阅读 · 1 评论 -
对于SSS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1) 对于恒星和行星的观测应该采用两套不同观测策略。2) 应该增加中分辨率观测模式(I=5000~10000),主要用于对恒星的观测。3) 对于亮度为14~15等的星观测也是有可能的。4) 在有月亮的夜晚就可以采用中分辨率的观测模式对恒星进行观测。5) 褚老师认为2006年LAMOST计划中的重点是小焦面板的观测原创 2006-03-01 10:01:00 · 2005 阅读 · 0 评论 -
小焦面系统光纤单元定位算法
package lamost.sss.temp;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import java.util.*;import lamost.sss.util.XY;import lamost.sss.util.FiberTurn;public class MiniFocal { private XY xy = new XY(); private X原创 2006-03-18 17:11:00 · 1299 阅读 · 0 评论 -
焦面光纤定位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Layer(int nLayer, double r, LinkedList al) { int n = 0, m = 0; //n 是光纤的层数,m 是每层第几根光纤 int fiber_ID = 0; double x = 0.0, y = 0.0;原创 2006-01-22 23:32:00 · 2489 阅读 · 0 评论 -
SSS测试数据库设计
OBVOBJECT(SDSS DR1)OBJ_ID NUMBER(10)OBJ_RA NUMBER(8,5)OBJ_DE NUMBER(8,5)OBJ_MAG NUMBER(4,2)OBJ_PRI NUMBER(2)OBJ_STATUS原创 2006-01-05 16:00:00 · 2796 阅读 · 0 评论 -
UsnoA2.0 星表目标分布
赤纬0~20度带状天区,星等18~19.5度。 select starid,ra,dec,blue_mag from stars where dec between 32400000 and 39600000 and blue_mag >= 18 and blue_mag 赤经范围Usno坐标目标个数 0 ~ 6原创 2004-12-23 12:47:00 · 1422 阅读 · 1 评论 -
大天区模拟的方案设计
选择赤纬0 ~ 20的带状天区进行模拟。 平均每天观测时间为12小时。 假定每天观测6次,以2小时为间隔制定一次观测计划。 每次制定观测计划的天区范围为2h。中天东1.5h,中天西0.5h。 假定每天的观测时间与前一天相差356(赤经约1度)。每180天进行一次增减转换。 覆盖完备性满足90%。 每次观测记录下观测到的目标个数,中心赤经、赤纬。并将原创 2004-12-20 12:44:00 · 1212 阅读 · 0 评论 -
接口定义
根据以上分析,命令和状态的操作是分开的,并且在命令发送完后,如果命令被接受执行,则状态会不断的返回给OCS(其中有一部分状态是全局的,需要始终返回给OCS)。同时考虑到对子系统的同步请求,以及一些数据的不定长度,接口的数据结构修正为: enum CmdPriority {PRI_LOWER,PRI_NORMAL,PRI_HIGHER,PRI_HIGHEST,PRI原创 2004-10-06 21:53:00 · 1432 阅读 · 0 评论 -
SSS 指令集
SSS与其他系统主要发生以下五次交互: I. OCS向SSS发送观测条件 1.服务器自检 2.获取观测条件 3.生成观测计划 4.生成观测计划的XML表示 II. SSS向OCS发送观测计划原创 2004-09-22 16:21:00 · 2976 阅读 · 0 评论 -
SSS 系统的设计分类
app 名字空间下的类都是上层的,是用来整合程序的工作流程的。tools 名字空间下提供的是基础的功能,用来提供给 app 层使用的。系统的设计分类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对数据库操作进行封装,得到基础的 DAO 类对天文观测建模,抽象出公共的对象,得到基本的工具类,工具类可能会用到 dao 操作对SSS需要提供的服务建模,得到上层的服务,该服务作为守护进程存在,用 corba 对上层服务进原创 2004-09-19 22:43:00 · 1965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配置规范
系统的配置通过 Envrionment 类进行。配置数据序列化通过 sss.xml 完成。并且系统提供若干配置工具来完成系统的配置工作。原创 2004-09-06 20:45:00 · 1393 阅读 · 0 评论 -
SSS 程序结构图
app 应用程序 | |______fiberplan | | | |______ConditionDialog 观测条件查看器 SssConsoleFrame | | | |______Fiber 绘制光纤单元 FiberDraw |原创 2004-09-03 17:01:00 · 2616 阅读 · 0 评论 -
星表分类
1. 观测目标星表: 现使用 USNO 星表2. 导星星表: 现使用 tycho2 星表3. SH检验星表: 初步定为18等星4. 测试星表: 可以使用较亮的星,用于测试光纤的定位效果原创 2004-09-21 13:40:00 · 1585 阅读 · 1 评论 -
焦面板技术参数
作为安装4000个光线定位单元基座的焦面板,形状是直径 1.75m 球半径为 20m 的球冠,在上面要加工4000个轴线朝向球心的孔。 安装时,主光轴(焦面板中心法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5度。 光纤排列方式为等边三角形排列。 初步的板尺寸和单元数目: 板厚:原创 2004-09-21 14:19:00 · 1103 阅读 · 0 评论 -
SSS 与 OCS 通讯接口的定义
OCS 在发送生成观测计划请求时发送给SSS相应的观测条件(struct ObvCndt)和观测计划的文件名(String FileName) 观测计划生成完毕后,将一标志位(boolean isCreated)置为 true SSS 执行 PlanConsumer 的 Client 端,如果 isCreated 为 true ,则将 string ob原创 2004-09-18 21:14:00 · 1757 阅读 · 0 评论 -
天文观测中的术语
偏光(bias) : 在打开CCD之前(0秒) 先测其本底噪声。暗流(dark) : CCD本身产生的热电子,数量很小,一般1~2个/秒,可以忽略。需要的曝光时间同实际观测时间相同。平场 : 先用一束均匀的单色光照射CCD,得出CCD各部分产生电子的比率,然后将以后测到的实际数据除以该比率。波长定标 : 用几束已知波长的光束照射CCD,作为标尺以矫正波原创 2004-08-23 15:37:00 · 2130 阅读 · 0 评论 -
球面天文学基础
φ ------ 观测点的地理纬度 天极与天顶间的子午弧 + φ = 90°δ ------ 赤纬α ------ 赤经t ------- 天体的时角 在两个不同的地面点上,于同一个物理瞬间所测得的某一天体的时角之差,在数值上等于该两点的物理经度之差s ------- 恒星时原创 2004-08-23 15:08:00 · 2166 阅读 · 0 评论 -
观测计划的XML模式定义
Comment describing your root element原创 2004-11-10 22:02:00 · 1132 阅读 · 0 评论 -
观测条件的XML模式定义
原创 2004-11-10 22:03:00 · 1255 阅读 · 0 评论 -
天文观测常用英文单词
Aperture 望远镜口径 Field of View 视场 Method of Allocating Fibers 光纤分配方法 Observing Time 曝光时间 Average Magnitude原创 2004-12-13 00:21:00 · 2454 阅读 · 0 评论 -
The 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As a result of many years efforts, Chinese astronomical community has laid down a solid astronomical observational foundation, which is figured by the 2.16-m and 1.56-m optical telescopes, the原创 2004-12-07 10:53:00 · 1885 阅读 · 0 评论 -
LAMOST 观测控制系统OCS-2.10和巡天战略系统SSS-1.10通过验收
11月25日,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LAMOST工程指挥部组织了以工程指挥部赵永恒总经理和褚耀泉教授,我校周又元院士、程福臻教授、胡红专副教授、翟超副教授,国家天文台蒋兆基研究员、周旭研究员、王钢研究员、姜晓军研究员、裘予雷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姚正秋研究员、张振超研究员等18名专家和学者为成员的评审专家组,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OCS研究组承担的LAM原创 2004-11-29 14:39:00 · 1948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