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标准

MPEG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简称,其本意指代一个研究音频和视频编码标准的小组,如今,它泛值由该小组指定的一系列视频编码标准。自1998年成立以来,该小组已经相继制订了MPEG-1,MPEG-2,MPEG-3,MPEG-4,MPEG-7等多个标准。

MPEG组织,到目前为止,已经指定并正在指定以下视频标准:

MPEG-1:第一个官方指定的音视频压缩标准,随后在VCD中被采用。同时,MPEG-1中的音频压缩第三级(MPEG-1 layer 3),简称MP3,成为一种流行的音频数据压缩格式;

MPEG-2:广播质量的音频、视频和传输协议。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3:该标准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支持HDTV,不过,由于MPEG-2已经很好的支持HDTV,故而,该标准还未正式投入设计就被抛弃了。

MPEG-4:标准主要应用于视频电话(videophone),视频电子邮件(VideoEmail)和电子新闻(Electronicnews)等,其传输速率要求较低。它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利用MPEG-4的高压缩率和高的图像还原质量可以把DVD里面的MPEG-2视频文件转换为体积更小的视频文件。经过这样处理,图像的视频质量下降不大但体积却可缩小几倍,可以很方便地用CD-ROM来保存DVD上面的节目。另外,MPEG-4在家庭摄影录像、网络实时影像播放也大有用武之地。

MPEG-7:MPEG-7(它的由来是1+2+4=7, 因为没有MPEG-3、MPEG-5、MPEG-6)于1996年10月开始研究,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一个视频压缩标准,是一个多媒体内容的描述标准其目的是生成一种用来描述多媒体内容的标准,这个标准将对信息含义的解释提供一定的自由度,可以被传送给设备和电脑程序,或者被设备或电脑程序查取。MPEG-7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应用,而是针对被MPEG-7标准化了的图象元素,这些元素将支持尽可能多的各种应用。建立MPEG-7标准的出发点是依靠众多的参数对图象与声音实现分类,并对它们的数据库实现查询,就象我们今天查询文本数据库那样。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例如图象编目、音乐词典等;多媒体查询服务,如电话号码簿等;广播媒体选择,如广播与电视频道选取;多媒体编辑,如个性化的电子新闻服务、媒体创作等。

MPEG-21:该标准是1999年12月提出,正式名称是“多媒体框架”或“数字视听框架”,它以将标准集成起来支持协调的技术以管理多媒体商务为目标,目的就是理解如何将不同的技术和标准结合在一起需要什么新的标准以及完成不同标准的结合工作。

### MPEG标准概述 MPEG 是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最初指的是一个成立于1988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致力于研究和开发视频与音频的压缩编码技术[^3]。随着时间的发展,MPEG 不仅代表这个专家组本身,还泛指由该组制定的一系列视频、音频以及相关数据的压缩标准。 #### MPEG的主要版本及其特点 目前主要的MPEG标准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版本: - **MPEG-1** 这是最早的MPEG标准之一,主要用于提供基础级别的音视频压缩功能,适用于低带宽传输环境下的多媒体应用,例如早期的VCD格式就基于此标准[^1]。 - **MPEG-2** 它扩展了MPEG-1的功能,在更高的分辨率和支持更复杂的场景方面表现优异,广泛应用于DVD视频存储及广播级电视信号传输领域[^4]。 - **MPEG-4** 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压缩算法,并支持交互性和版权保护等功能,适合互联网流媒体播放等多种现代应用场景[^2]。 - **MPEG-7** 被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不同于前几版专注于压缩的技术路线,而是定义了一套用于描述多媒体信息特征的数据模型,有助于检索、管理和分析多媒体资源[^3]。 - **MPEG-21** 致力于构建全面的数字物品处理框架,旨在通过统一的标准实现数字化内容的有效分发和使用管理,尽管仍在发展中但已显示出巨大潜力[^1]。 #### 技术背景与发展历程 MPEG专家组成立之初即聚集了一批来自全球各地专精于视讯、声响及相关系统的顶尖工程师和技术人员[^2]。他们的工作成果显著改变了传统影音资料记录方式——借助ISO/IEC11172这样的具体规范文件确立起全新的数位化储存模式,使得原本依赖物理介质的传统模拟手段逐渐被淘汰出局[^1]。 以下是部分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利用Python解析常见的MPEG文件头信息: ```python def parse_mpeg_header(file_path): with open(file_path, 'rb') as f: header = f.read(4) # Read first four bytes of the file. if len(header) != 4 or not (header.startswith(b'\x00\x00\x01')): raise ValueError('Not a valid MPEG file.') sync_word = int.from_bytes(header[:3], byteorder='big') print(f'Sync word detected: {sync_word:#x}') parse_mpeg_header('./example.mpg')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