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香农理论: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
1. 量子香农理论的发展历程
量子香农理论在不断发展,众多研究者在不同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 动态双资源量子香农理论 :Shor(2004b)考虑了速率受限纠缠辅助下信道的经典容量,计算出了一个权衡曲线,该曲线决定了发送者如何最优地在无噪声纠缠的消耗和无噪声经典通信的生成之间进行权衡,同时也界定了一个由纠缠消耗速率和生成的经典通信速率组成的速率区域。这一结果启发了Devetak & Shor(2005)考虑发送者利用量子信道同时传输无噪声经典和量子信息的场景,后来在量子纠错理论中形成的方案基础上,这种场景被称为“经典增强量子编码”。Devetak & Shor(2005)对一般信道的经典增强量子容量区域进行了多字母表征,并且证明了广义去相位信道和擦除信道具有单字母容量区域。Devetak等人(2004)和Devetak等人(2008)的工作使这一理论达到了顶峰,他们对几乎所有可以考虑的两种资源和一个量子信道的组合进行了多字母表征。
- 其他相关研究 :其他研究者同时考虑了在动态双资源量子香农理论之外的任务中,无噪声资源之间如何相互权衡,如量子压缩(Koashi & Imoto,2001;Barnum,Hayden,Jozsa & Winter,2001;Hayden等人,2002)、远程态制备(Abeyesinghe & Hayden,2003;Bennett等人,2005)和混合量子存储器(Kuperberg,2003)。
- 动态三资源量子香农理论 :Hsieh & Wilde(20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