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册 53章教程:(小白零基础用Python量化股票分析小册) ,原价299,限时特价49。
👇我的小册 AI工具100个实战小案例:(100个AI工具实战小案例) ,原价299,限时早鸟价29。
大家好,我是菜哥!
刚刚刷朋友圈,看到一条让人心头一沉的消息。
AWS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的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他们刚收到通知——AWS上海AI研究院正式解散了。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这么突然?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实验室,而是AWS在海外的最后一个研究院啊!成立了6年多,从2018年秋天一路走到现在,眼看着要迎来自己的7岁生日,结果等来的却是解散的通知。
01.6年时光
从零到辉煌
王敏捷在朋友圈里的那段话,说得挺让人动容的。他说,这近6年的带队时光,赶上了外企研究院的黄金周期。
什么叫黄金周期?看看他们的成绩单就知道了。
从零孵化出全球知名的图神经网络开源框架DGL——这个可了不得,在AI圈子里,DGL可是响当当的名字。更厉害的是,这个框架为亚马逊电商创造了接近10亿美元的营收!
10亿美元啊,这不是开玩笑的数字。
还有,仅仅是实验室规模的团队,居然拿下了机器学习与系统领域顶会的全满贯,发表了100多篇顶会论文。这什么概念?就是说在这个圈子里最权威、最难发的那些会议和期刊上,他们都有文章发表。
王敏捷还特别提到,转向AI Agent之后,他敢说这支队伍在技术深度、科学素养与执行力上,都是最顶尖的Agentic AI团队之一。从框架到落地经验,全是现成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确实很厉害。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说解散就解散了。
02.这不是第一次
更不会是最后一次
其实,如果你一直在关注科技圈的动态,就会发现AWS这次的决定并不是孤立事件。
今年3月,IBM宣布中国研发部门正式停运,一口气裁员1800人。当时就有人说,这是个信号。
5月份,微软也传出消息要关闭上海AI实验室。据说在这之前,大量中国员工已经被调到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地了。
现在轮到AWS。
这一连串的动作,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发生了什么?
03.不只是商业决策
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商业决策。公司有权决定在哪里设立研发中心,也有权决定关闭哪些机构。
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些年来,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芯片到AI,从云计算到量子计算,几乎每个前沿领域都能看到两国的身影。
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科技巨头在中国的研发布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一方面是政策层面的考量,另一方面也有商业风险的评估。
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流动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很多中国的顶尖人才愿意加入这些外企的研发机构,把这里当作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但现在,随着国内科技公司的崛起,以及各种"回国潮"的兴起,人才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了。
04.最后说两句
AWS上海AI研究院的解散,还算是体面。王敏捷在朋友圈里也提到,AWS会全力支持员工顺利过渡。现在国内AI行业如火如荼,应该找到下家不难的。
只是这场撤离,不光是亚马逊的事。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外企在华研发的尴尬处境——当本土科技公司强势崛起,当自主可控成为主流,外企研究院的“黄金时代”,是不是已经结束了? 下一个“撤退”的,又会是谁?
欢迎在留言区吱一声,说说你的看法。
最后推荐一下我们团队写的量化小册的内容(600人+订阅),53篇内容!从Python安装,入门,数据分析,爬取股票基金的历史+实时数据,以及如何写一个简单量化策略,策略回测,如何看资金曲线统统都有介绍,非常超值!
欢迎订阅:原价299 早鸟价49,即可永久阅读,终身有效。现在的价格非常非常低,只要2杯奶茶,就可以终身订阅+课程源码,还有永久陪伴群,火速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