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冯唐成事心法》
一、会前
1. 5个W
What: 开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When: 何时开会?上午几点?精确到分钟;
Who: 谁来开会,谁来做主持?谁能发言?谁做记录?每个人做什么?通知到每个人
Where: 在哪里开会?
Why: 为什么开会?
2. 会议材料提前一天发到参会人
除非是头脑风暴,否则给大家24小时的时间来消化会议内容
3. 会议主讲人做好演讲准备
如果你想被大家了解,想获得更多的机会,就在会前好好做好演讲的准备,这是最快的捷径。向别人展示你的表达清晰,思维缜密,你将来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会议准备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你有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却花55分钟在完善PPT。你应该要做的是想想怎么讲? 你可以花上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去想好给高管汇报的5分钟要怎么讲。
4. 会议细节再发一遍
会前两三个小时,再发一遍会议的细节,大家就不用再翻记录,让参会的人麻烦越少越好。
二、会中:不结束没有结论的会
1. 到场必须准时
不能准时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时间,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不会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交通拥堵从来不是一个好的借口。但是到了高阶的领导,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提前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到会场。
2. 比较严肃,正式的会,需要有一个主持人来控场
-
在会议最开始的时候,强调4个P
Purpose: 告诉大家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Preview: 告诉大家这个会有几项内容,做一个预览。
Procedure: 这个会怎么进行?这是头脑风暴会,有意见随时举手。OR,这是汇报会,主讲人讲,集体讨论,最终总结,时间各是多少?讲清楚流程。
Pay off: 这个会希望达成什么共识,完成什么决策,安排什么事情。让大家对会议的效果有一个预期。 -
会议里有陌生人,大家第一次见面,要彼此介绍。
这是起码的礼貌。介绍的时候突出各自的姓名,背景,身份。这个人是技术专家,那某些技术就会着重参考他的意见,但涉及到管理、营销,就可以把他当成一个从常识角度讲管理问题的人。讨论时,大家就可以带着一定的重点来听各人的发言。 -
运用白板,做关键记录
-
帮助有些说不清的人,提炼关键点
-
控制啰嗦和情绪化的人,打断,简略点说
-
出现争议或和会议主题无关的事情,记录下来,改天拉会重新讨论
-
跑题时,将大家重新拉回会议主题
-
控制大家不要玩手机
-
总结主持人的发言,达成共识,民主集中投票,大领导拍板拿结论
3. 主持人注意守时和金字塔结构
注意不要让会议的某一个部分用时超出原本流程太多
见职场方法论总结(3)-金字塔原理
4. 尊重参会者提出的反对意见
统一团队内部的认识,拧成一股绳做事
5. 相对正式的会议,需要写会议纪要
一定要写会议纪要,避免罗生门的状态
tips: 会议准备结束时,问一圈所有人的意见是否还有疑问,并在最后着重询问一下,场上最高领导是否还有内容要补充。(他有可能在等其他人充分发言,必须提醒他,他可以做总结发言了,否则直接跳过他,此时会很尴尬)
第三,会后:不允许不落实的会
做了会议准备,开完会,并不代表就结束了。离开会议室,只是这个会议效果的开始。
会后要做到两点:一个是Follow through,一个是Feedback。
1.Follow through,督促执行
有可能是主持人做这个工作,有可能是一把手做这个工作,有可能是记录人做这个工作。
这就是会议做的决策:谁,什么时候,干什么,递交什么东西,得有人去盯着,要隔三岔五看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了,又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
2.Feedback,结果反馈。
具体执行的人有义务跟相关领导反馈。反馈上次开的会做了什么决策,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去做了,结果发生了什么。如果需要,再召集一次会议;如果不需要,也要告诉相关的领导,事情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