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al-guided Generative Prompt Injection Attack on Large Language Models

本文是LLM系列文章,针对《Goal-guided Generative Prompt Injection Attack on Large Language Models》的翻译。

大型语言模型的目标引导生成式提示注入攻击

摘要

当前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为大规模面向用户的自然语言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大量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轻松注入对抗性文本或指令,从而导致LLM模型安全挑战。尽管目前有大量关于提示注入攻击的研究,但这些黑盒攻击大多使用启发式策略。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启发式策略如何与攻击的成功率相关,从而有效地提高模型的鲁棒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重新定义了攻击的目标:最大化干净文本和对抗文本的条件概率之间的KL分歧。此外,我们证明了最大化KL散度等价于最大化嵌入表示x和x′之间的马氏距离。当条件概率为高斯分布时,干净文本和对抗文本的概率分布,并给出了x和x′的定量关系。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目标引导生成提示注入策略(G2PIA),以找到满足特定约束的注入文本,从而近似达到最佳攻击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攻击方法是一种计算成本低的无查询黑盒攻击方法。在七个LLM模型和四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我们的攻击方法的有效性。

1 引言

2 相关工作

3 方法

4 实验

5 消融研究

6 结论

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目标的生成提示注入攻击(G2PIA)方法。为了使注入的文本尽可能地误导大模型,我们定义了一个新的目标函数来最大化,即注入前(干净文本)和注入后(攻击文本)两个后验条件概率之间的KL散度值。此外,我们证明了在条件概率服从多元高斯分布的条件下,最大

### CLIP 引导的生成网络在可转移的目标对抗攻击中的应用 #### 实现原理 为了增强多目标对抗攻击的有效性和迁移性,研究者提出了基于CLIP模型的生成网络。这种新型架构通过融合视觉和语言模态的信息,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目标类别的特征[^2]。 传统的方法仅依赖于代理模型的分类信息来学习目标类别分布,而忽略了具体的语义细节。相比之下,新提出的框架引入了预训练好的CLIP模型作为辅助工具,在生成过程中加入文本提示(text prompt),从而使得生成样本不仅具备良好的视觉特性,而且富含丰富的语义描述。这有助于提高跨不同模型间实施相同类型攻击的成功率。 #### 技术实现 以下是简化版的技术实现流程: 1. **构建基础结构** 使用现有的图像生成模型(如StyleGAN)为基础架构,并在此基础上集成来自CLIP的嵌入向量。 2. **获取文本编码** 对每一个想要转换成的目标对象定义相应的自然语言表达形式(即prompt)。这些prompts会被送入到CLIP中获得对应的文本特征表示。 3. **联合优化过程** 将上述两部分结合起来共同指导生成器的学习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最小化真实图片与合成图片经过CLIP处理后的差异度,同时保持一定的多样性以防止过拟合现象发生。 ```python import torch from clip import load as load_clip from stylegan2_pytorch import Generator device = 'cuda' generator = Generator().to(device) clip_model, preprocess = load_clip('ViT-B/32').to(device) def get_text_features(text_prompts): tokens = clip.tokenize([f"a photo of {t}" for t in text_prompts]).to(device) with torch.no_grad(): features = clip_model.encode_text(tokens).float() return features / features.norm(dim=-1, keepdim=True) target_class_texts = ["a cat", "an airplane"] # Example target classes text_embeddings = get_text_features(target_class_texts) for i in range(num_iterations): z = generator.get_latent(torch.randn(batch_size, latent_dim)) generated_images = generator(z) image_inputs = preprocess(generated_images).to(device) with torch.no_grad(): image_features = clip_model.encode_image(image_inputs).float() loss = ((image_features - text_embeddings[i % len(text_embeddings)]) ** 2).mean() + diversity_loss_term optimizer.zero_grad()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利用CLIP提供的文本-图像相似度计算机制来调整生成器参数,使其产生的输出更加贴近指定的文字说明所代表的对象属性。 #### 应用场景 此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提升对抗样本的质量及其泛化能力; - 探索更多样化的攻击策略,特别是针对那些难以直接访问内部结构的大规模深度神经网络系统; - 加强对AI系统的安全性评估测试,帮助发现潜在漏洞并促进防御措施的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UnknownBod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