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第一章 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
1.1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把握数字时代的发展脉络。
1.1.1信息化内涵与特征
信息化(动态变化):技术、网络、通信与产业、服务结合。与工具适应称信息化生产力
(1)信息化的内涵
概述:信息化强调:技术和资源的应用;信息化核心:基于技术的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
信息化内涵:
信息网络体系 | 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和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
信息产业基础 | 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和信息咨询服务等。 |
社会运行环境 | 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和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
效用积累过程 | 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等, |
信息化内涵启示:
- 主体:全体社会成员(政府、企业、事业、团体、个人)
- 时域:长期过程
- 空域:社会一切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
- 手段:基于信息技术的先进生产工具
- 途径: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改革。
- 目标:提升国家实力、社会文明、人民生活质量
(2)信息化的特征
广泛性 | 信息化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政府、企业、教育、医疗等。 |
深度性 | 信息化改变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快速性 |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普及,信息化进程在全球迅速推进。 |
数据量巨大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据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这些海量数据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各种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 |
信息交流快速 |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传输的高速度与低成本。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缩小了地理距离带来的沟通隔阂。 |
信息处理能力强大 | 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复杂的数据挖掘、分析和归类等任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了信息利用率。 |
跨界整合 | 信息化驱动了各行各业的跨界整合,促进了新型产业和商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