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王俊博,台湾智冠集团董事长,1984年创立智冠科技有限公司,驰骋游戏行业30余年,被称为台湾游戏界“教父”和“老顽童”。然而,亲手创立了一个游戏帝国的他,却更愿意形容自己是一名卑微的“抬轿人”。
智冠2014年的“关键词”
“别看古龙的小说没有金庸的红,但古龙一辈子娶了三个老婆,你们办得到吗?”台湾智冠集团董事长王俊博话音一落,台下的观众哄然大笑。
这一幕发生在几个月前,一款智冠旗下武侠网游的发布会上,该游戏由中华网龙公司研发,被北京卓易通公司引入大陆代理,王俊博亲临现场为其站台。
在上台发言之前,王俊博很认真地在手机上翻阅着古龙的生平,每当有记者上前攀谈,他都会把对方的名片仔细看过一遍,念对名字,然后收进口袋里,全然没有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架子。
上台之后,王俊博很诚恳的向台下的媒体介绍游戏,末了还捎带一句”大家多多支持,别写负面报道。”他双手合十,做拜托状。
“合作”与”谦卑”是智冠2014年很关键的两个词。
这一年,王俊博带领下的智冠集团在两岸动作频频,从游戏产品到知识产权上和大陆厂商多有合作。这一年,智冠提出了转型成为”服务型公司”的概念,希望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退让一步,转而扮演疏通两岸游戏文化、产品的中间商角色。
智冠科技发展至今已经30多年。这30多年几乎见证了中华游戏产业发展由萌芽到成长再到兴盛的全过程,无数游戏人在历史的洪流中逐鹿中原、成王败寇。进入2014,手游热潮持续爆发,竞争加剧且全球化蔓延,三十年屹立不倒的智冠也在寻找新的立足点。
王俊博开玩笑说,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30年过去了还活着”,他总告诉别人,因为”谦卑”和”不惧改变”。在外人眼里,王俊博是台湾游戏业的执牛耳者,是霸主也是教父。而在王俊博的口中,他形容自己是一个卑微的”抬轿人”,在为玩家和研发商服务的过程中,”靠别人吃剩的面包屑,也能健康成长”。
“打工仔翻身变大佬”,王俊博的三次创业
王俊博的创业故事和多数大佬一样,充满励志、传奇且为人津津乐道,台湾媒体喜欢用”打工仔翻身游戏大佬,奋斗多年身价百亿”这类充满戏剧性的标题形容他的故事。
王俊博出生于1951年,20岁时毕业于台湾高雄工商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走上社会开始了人生三次迥然不同的创业经历。
他的第一次创业经历是和几位同学开了一家染料化工厂,但只做了一两个月就放弃。1970年代初,王俊博在社会上闯荡,当过饭店门房、贸易公司报关员,之后到了舅舅开的塑料厂里上班。

王俊博早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