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图谱的简介: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作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设施基础,已经在下一代搜索引擎、智能问答系统,文本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应用中有了广泛应用。知识图谱规范地定义了知识的存储,并且可以较为方便和高效的进行知识推理和决策。面向特定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当前,基于机器人领域的知识图谱应用热度持续升高,但配套的智能问答系统相关技术尚不成熟。
1.知识图谱部分领域的应用
1.1知识图谱简介
知识图谱并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06年,文献[5]就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呼吁推广、完善使用本体模型来形式化表达数据中的隐含语义,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模式(RDF schema)和万维网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的形式化模型就是基于上述目的产生的。随后掀起了一场语义网研究的热潮,知识图谱技术的出现正是基于以上相关研究,是对语义网标准与技术的一次扬弃与升华。知识图谱于2012年5月17日被Google正式提出[6],其初衷是为了提高搜索引擎的能力,增强用户的搜索质量以及搜索体验。目前,随着智能信息服务应用的不断发展,知识图谱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智能问答、个性化推荐等领域。尤其是在智能搜索中,用户的搜索请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关键词匹配,搜索将根据用户查询的情境与意图进行推理,实现概念检索。与此同时,用户的搜索结果将具有层次化、结构化等重要特征。例如,用户搜索的关键词为梵高,引擎就会以知识卡片的形式给出梵高的详细生平、艺术生涯信息、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并配合以图片等描述信息。知识图谱能够使计算机理解人类的语言交流模式,从而更加智能地反馈用户需要的答案[7]。与此同时,通过知识图谱能够将Web上的信息、数据以及链接关系聚集为知识,使信息资源更易于计算、理解以及评价,并且形成一套Web语义知识库。
1.2知识图谱的特点
知识图谱具有如下 3 种特点:① 数据及知识的存储结构为有向图结构。有向图结构允许知识图谱有效地存储数据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② 具备高效的数据和知识检索能力。知识图谱可以通过图匹配算法,实现高效的数据和知识访问;③ 具备智能化的数据和知识推理能力。知识图谱可以自动化、智能化地从已有的知识中发现和推理多角度的隐含知识。
1.3知识图谱的优势和价值
(1)关系的表达能力强
传统数据库通常通过表格、字段等方式进行读取,而关系的层级及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且基于图论和概率图模型,可以处理复杂多样的关联分析,满足企业各种角色关系的分析和管理需要。
(2)像人类思考一样去做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交互探索式分析,可以模拟人的思考过程去发现、求证、推理,业务人员自己就可以完成全部过程,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协助。
(3)知识学习
利用交互式机器学习技术,支持根据推理、纠错、标注等交互动作的学习功能,不断沉淀知识逻辑和模型,提高系统智能性,将知识沉淀在企业内部,降低对经验的依赖。
(4)高速反馈
图式的数据存储方式,相比传统存储方式,数据调取速度更快,图库可计算超过百万潜在的实体的属性分布,可实现秒级返回结果,真正实现人机互动的实时响应,让用户可以做到即时决策。
1.4知识图谱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知识图谱最早的应用是提升搜索引擎的能力。随后,知识图谱在辅助智能问答、自然语言理解、大数据分析、推荐计算、物联网设备互联、可解释性机器人等多个方面展现出丰富的应用价值。
1.4.1辅助机器人嵌入式的搜索
互联网的终极形态是万物的互联,而搜索的终极目标是对万物的直接搜索。传统搜索引擎依靠网页之间的超链接实现网页的搜索,而语义搜索是直接对事物进行搜索,如人物、机构、地点等。这些事物可能来自文本、图片、视频、音频、IoT 设备等各种信息资源。而知识图谱和语义技术提供了关于这些事物的分类、属性和关系的描述,使得搜索引擎可以直接对事物进行索引和搜索,如图1-1所示。

图1-1 知识图谱辅助搜索
1.4.2辅助机器人问答
人与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进行问答与对话是人工智能实现的关键标志之一。除了辅助搜索,知识图谱也被广泛用于人机问答交互中。在产业界,IBM Watson 背后依托 DBpedia和Yago等百科知识库和WordNet等语言学知识库实现深度知识问答。Amazon Alex主要依靠True Knowledge公司积累的知识图谱。度秘、Siri的进化版Viv、小爱机器人、天猫精灵背后都有海量知识图谱作为支撑。
伴随着机器人和 IoT 设备的智能化浪潮的掀起,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对话在智能驾驶、智能家居和智能厨房等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典型的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技术或方法包括:基于语义解析、基于图匹配、基于模板学习、基于表示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及基于混合模型等。在这些方法中,知识图谱既被用来辅助实现语义解析,也被用来匹配问句实体,还被用来训练神经网络和排序模型等。知识图谱是实现人机交互问答必不可少的模块。
1.4.3辅助机器人数据分析
知识图谱和语义技术也被用于辅助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例如,大数据公司 Palantir基于本体融合和集成多种来源的数据,通过知识图谱和语义技术增强数据之间的关联,使得用户可以用更加直观的图谱方式对数据进行关联挖掘与分析。
知识图谱在文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中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例如,知识图谱被广泛用来作为先验知识从文本中抽取实体和关系,如在远程监督中的应用。知识图谱也被用来辅助实现文本中的实体消歧(Entity Disambiguation)、指代消解和文本理解等。
近年来,描述性数据分析(Declarative Data Analysis)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描述性数据分析是指依赖数据本身的语义描述实现数据分析的方法。不同计算性数据分析主要以建立各种数据分析模型,如深度神经网络,而描述性数据分析突出预先抽取数据的语义,建立数据之间的逻辑,并依靠逻辑推理的方法(如DataLog)来实现数据分析。
1.4.4辅助机器人语言理解
背景知识,特别是常识知识,被认为是实现深度语义理解(如阅读理解、人机问答等)必不可少的构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Winograd Schema Challenge(WSC竞赛)。WSC由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 Hector Levesque 教授提出,2016年,在国际人工智能大会 IJCAI上举办了第一届WSC竞赛。WSC主要关注那些必须要叠加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句子语义的NLP任务。例如,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当描述it是big时,人很容易理解it指代trophy;而当it与small搭配时,也很容易识别出it指代suitcase。
The trophy would not fit in the brown suitcase because it was too big(small).What was too big(small)?
Answer 0:the trophy Answer 1:the suitcase
这个看似非常容易的问题,机器却毫无办法。正如自然语言理解的先驱 Terry Winograd 所说的,当一个人听到一句话或看到一段句子的时候,会使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和智能去理解。这不仅包括语法,也包括其拥有的词汇知识、上下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相关事物的理解。
1.4.5辅助机器人设备互联
人机对话的主要挑战是语义理解,即让机器理解人类语言的语义。另外一个问题是机器之间的对话,这也需要技术手段来表示和处理机器语言的语义。语义技术也可被用来辅助设备之间的语义互联。OneM2M 是2012年成立的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主要是为物联设备之间的互联提供“标准化黏合剂”。OneM2M

本文介绍了知识图谱,包括其概念、特点、优势及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还试用了OpenKG开源的Jiagu自然语言处理工具,涵盖部署、实例运行等内容,并解决了运行报错。最后展示了OPENKG与Neo4j的交互联动,包含功能设计、csv导入、可视化和知识查询操作。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4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