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领域,其核心并非在于分辨对错,而是着重于解决问题。当个体晋升至领导岗位,诸多方面需予以关注。需明确的是,管理存在一定的灰度空间,除原则性问题外,多数情形下并非以对错论之,而是以能否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标准。
管理风格无对错之分
在管理风格层面,不存在绝对的对错。不同管理者呈现出各异的风格,有的管理者展现出谦谦君子之态,能赢得团队成员的好感;而像乔布斯这类被称为 “暴君” 的管理者,同样拥有无数追随者。风格虽有不同,但评判的关键在于是否产生实际成效、能否达成预期结果,而非风格本身的对错。
目标制定阶段勿论对错
于目标制定过程中,亦不应纠结对错。时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员工可能认为老板所制定的目标不尽合理、方向存在偏差。然而,这大概率是由于双方所处位置不同、视角存在差异,故而对世界的认知有所不同。在此情形下,无论目标看似正确与否,员工仍需执行,努力将其转化为正确的决策。
工作现场应避免纠结对错
尤为重要的是,在工作现场不应执着于评判对错。许多管理者,特别是初涉管理岗位者,习惯于在工作现场探寻原因、划分责任。例如,在执行一项工作任务或推进某件事情的过程中,遭遇不可控的意外状况时,他们会下意识地追问:“这究竟是谁的原因?到底是谁的责任?” 随后找到相关责任人并予以批评:“你怎么如此笨拙?连这点事都做不好?” 有观点指出,情绪化的表达会持续引发愤怒情绪。对责任人进行指责,不仅无法促使其自我反思,反而会使其产生防御心理,进而陷入相互指责的不良状态。管理者对下属进行责骂,下属内心亦会对管理者有所不满。批评下属还会抑制其开放性思维,使其因情绪干扰而对潜在问题视而不见,更无从谈起解决问题。因此,作为管理者,在工作现场不应纠结于谁对谁错,因为纠结对错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管理者作为团队的领袖及第一责任人,无论责任在谁,都应确保事情得以完成且做到最佳。管理者的工作本质上是一个不断面对新问题,并持续训练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所以,纠结对错毫无意义,应基于事实,即刻着手解决问题。
管理者需解决的问题类型
解决当下问题
当面临挑战时,依据现代理论研究,个体在主动或非主动(潜意识)状态下,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凭借直觉,进行自动化、快速的行动;另一种是通过理性、专注且有意识的认知活动。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脾气属于第一种方式,而在处理复杂问题时,第二种方式更为适宜。例如,面对紧急火情,首要任务是灭火。此时,应放下对对错的考量,搁置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去追究责任,回归理性思考。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怎样进行补救,随后以身作则,带领团队投入灭火行动,切实解决问题。
解决未来问题
然而,解决当下问题并非终点。若仅止于此,管理者将长期扮演救火队长的角色,忙于应对各类突发状况。部分管理者极为推崇危机管理,每日奔波于四处救火,处理各种惊心动魄的大事。诚然,危机管理往往要求快速决策与果断行动,在此情境下表现出色的管理者易被老板及团队视为 “英雄”。但在笔者看来,更为优秀的是那些看似平静的管理者。其带领的团队看似平淡无奇,每日工作按部就班,实则是因为在危险来临之前,已将其提前化解,并将解决办法转化为日常例行工作。相较于处理问题的能力,预防问题的能力更为关键。因此,管理者不应沉溺于过往的救火式工作模式,而应具备系统性预防思维,致力于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解决未来问题的具体举措
复盘原因
问题的表象仅仅为彻底解决问题提供线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沿着逻辑线索深入挖掘,探寻解决问题的公式。所以,在事情解决之后,管理者应带领团队探寻问题的本质原因:为何会出现此类错误?是哪个环节存在不足?是流程不合理,还是制度不完善?是人员能力未达标,还是环境限制导致无法达成?关键在于进行深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同剥洋葱一般,层层深入,逐步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通常而言,人与人之间解决问题能力的差距,就在于是否多问了一个 “问题背后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追问达到了何种深度。
划分责任
在找到原因之后,还需划分责任。但需注意,划分责任的重点并非纠结于谁对谁错,更不是执着于处罚某个人,而是要让相关人员明晰如何进行改善。许多管理者存在误区,因下属某件事做错,便全盘否定其能力,这属于人身攻击。划分责任应做到对事不对人,埃隆・马斯克在批评人时亦是如此,他表示:“我批评的时候对事不对人,谁都会犯错,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完善的反馈回路,能够吸收他人的批评意见并加以改善。物理学并不关心你心里是否难受,它关心的是你制造的火箭能否成功飞上天。” 同理,我们不应纠结于对错,不应单纯让人员承担责任,而是要帮助其建立反馈回路,实现自我完善。
建立机制
爱因斯坦曾言:“你不能用创造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作为管理者,为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需站在更高维度处理问题。例如,若因员工疏忽导致出现险情,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员工不再犯错,而应建立相应的流程和机制,从根源上杜绝犯错的可能性。如此,方能从问题的根本处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反复出现。
综上所述,管理不应纠结于对错,而应聚焦于解决问题,既要及时解决当下的问题,有效救火;又要着眼于未来,防患于未然,提前预防并解决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