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Agent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
“已经有大模型了,为什么还要做Agent?大模型不是也能得到Agent中得到的结果吗?
“Agent与大模型之间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让我们先从定义上看看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大模型是基于深度学习、拥有数十亿至数千亿参数的人工智能模型,能通过海量数据学习复杂模式,具备文本生成、逻辑推理等多任务处理能力,是当前 AI 领域的核心突破方向。
而AI Agent呢,他拥有llm这个大脑,且具备自主决策和行动能力的系统,它可以根据目标,自主地使用工具、调用 API、规划步骤、执行任务。他是让AI真正实现自主完成任务,代表人类去完成具体任务的AI
文末有福利
所以从上述来看,大模型只提供任务方法,具体行动还是需要人去做执行;而agent则可以独立做出决策、主动执行,帮助人类执行任务,从而直接得到想要结果,这样的一个人工智能系统。
二、Agent工作原理及评测
1、Agent内部工作原理:
在 LangChain 官方文档《How to migrate from legacy LangChain agents to LangGraph》一节中,通过 magic_function(3)
的示例,展示了语言模型(LLM)如何调用外部工具的完整流程,包括工具的定义、与模型的绑定、工具调用的生成与执行,以及最终结果的返回。
在 LangChain 框架中,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将外部函数集成到 LLM 的推理过程中,从而增强模型的功能和灵活性。它是理解 LangChain Agent 与工具交互机制的关键示意图之一。
而这张图展示了AI Agent 调用机制以及他的原理,语言模型(LLM)如何通过绑定的外部工具,实现对用户指令的理解与执行。当用户以自然语言提出问题时,LLM 将其解析为结构化的工具调用请求,并根据工具定义发起调用,获取结果后再生成最终回答。这一过程体现了 Agent 具备“理解 → 决策 → 行动 → 回答”的能力,是其完成复杂任务的基础机制。
2、Agent评测
在评测 Agent 时,对他的工具调用决策与行为的评估逻辑是:当 Agent 接收到用户问题后,语言模型需要判断是否使用工具,并做出相应的调用。如果调用工具,则进入工具执行阶段,并基于结果继续推理;否则直接回答。评测过程不仅关注最终的回答是否接近参考答案(蓝色箭头),还关注模型是否按预期正确地调用了工具(红色箭头)以及调用顺序是否合理(橙色箭头)。这体现了对 Agent 的行为路径和最终输出的双重评估标准。
图中通过一个工具调用agent(tool-calling agent)的示例,展示了语言模型(LLM)如何判断是否调用工具、如何执行工具调用,以及如何返回最终结果的完整流程。
3、Agent 的核心构成
通常,一个 Agent 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感知(Perception):**从环境中获取信息,比如读取传感器、接收用户输入、获取API数据等。示例:一个客服Agent从用户输入里提取问题意图。
-
**决策(Reasoning / Planning):**基于感知到的信息,判断当前情况,并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可能用到规则系统、机器学习、强化学习、逻辑推理等技术。
-
**执行(Action):**执行决策的动作,比如调用API、发送消息、控制机器人动作等。
-
**目标(Goal)或任务系统(Task):**Agent通常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完成订单、回答问题、规划路径等。
-
**反馈与学习(可选):**一些高级Agent具有自我反馈机制,比如通过强化学习不断优化行为策略。
三、如何评测Agent
测评 Agent(智能体)的过程,本质上是评估它是否 高效、准确、稳定地完成任务目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维度 | 说明 | 典型指标 / 方法 |
任务完成度 | Agent 是否成功完成了指定任务 | 成功率(Success Rate)、准确率 |
效率(效率性) | 完成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资源或步骤是否合理 | 步数(Step Count)、耗时、调用频率 |
鲁棒性 / 稳定性 | 在面对不同输入、异常或环境变化时是否能保持正确行为 | 异常处理成功率、崩溃率 |
泛化能力 | 在未见过的新任务或新数据下,是否还能正常工作 | 迁移测试、新场景任务表现 |
智能程度 / 推理能力 | Agent 是否展示出推理、规划、记忆、适应等智能行为 | 人工评分、自动推理链评估(如CoT) |
以及主要看任务完成度与流程正确性:
-
✅ 是否按预定流程走完?
-
✅ 是否能处理异常输入?
-
✅ 是否成功调用对应API?
例如你训练了一个能够帮用户“查询天气并写日报”的 Agent,可以如下测评:
-
输入任务:“今天北京天气如何?请写一段日报总结。”
-
评估点:
-
是否正确使用了天气 API 工具?
-
是否写出了结构完整、内容合理的日报?
-
是否在遇到API失效时能优雅降级?
-
总共调用了几步?是否冗余?
-
四、总结
综上所述,Agent不仅是一种自动化执行任务的程序,更是推动智能系统高效协作与持续进化的关键角色。无论是在日常应用、企业流程,还是前沿技术领域,理解并善用Agent的工作原理,将为我们带来更强的智能驱动力和更广阔的创新空间。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保证100%免费】🆓
优快云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优快云,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优快云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
对于0基础小白入门:
如果你是零基础小白,想快速入门大模型是可以考虑的。
一方面是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内容更全面更集中。
二方面是可以根据这些资料规划好学习计划和方向。
👉1.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
要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作为新手一定要先学习成长路线图,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们帮你准备了详细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大家跟着这个大的方向学习准没问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2.AGI大模型配套视频👈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晦涩的文字,我也为大家准备了视频教程,每个章节都是当前板块的精华浓缩。
👉3.大模型实际应用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4.大模型实战项目&项目源码👈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项目来学习。(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5.大模型经典学习电子书👈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6.大模型面试题&答案👈
截至目前大模型已经超过200个,在大模型纵横的时代,不仅大模型技术越来越卷,就连大模型相关的岗位和面试也开始越来越卷了。为了让大家更容易上车大模型算法赛道,我总结了大模型常考的面试题。(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为什么分享这些资料?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分享给你学习,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人才比较紧缺,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优快云粉丝独家福利
这份完整版的 AI 大模型学习资料已经上传优快云,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链接免费领取 【保证100%免费】
读者福利: 👉👉优快云大礼包:《最新AI大模型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