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设计你第一款游戏的“法则”

目录:

如何从零开始:设计一款游戏(从一页纸开始)-优快云博客

一、世界的法则与游戏的契约

在深入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清晰地界定“游戏规则”究竟是什么。它并非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可以被精确定义和分类的设计要素。

1.游戏规则的核心定义:变化的准则

简而言之,游戏规则是一系列定义游戏中何种变化可以发生、为何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底层原则与约束条件。它决定了游戏系统对玩家输入的响应方式,但其本身独立于玩家的任何单次操作。

理解这个定义的关键在于区分“规则”与“操作”:

  • 玩家的输入(操作) 是“按下空格键让角色跳跃”。

  • 游戏规则 则规定了“跳跃的高度是多少”、“跳跃过程中能否改变方向”、“从多高的地方落下会摔伤”等。

  • 规则是游戏系统内在的逻辑框架,它像一套预先写好的法律,等待玩家通过“输入”这个行为来触发和执行。正是这套框架,将随机的、无意义的行为转化为了有目标、可理解的“游戏体验”。

2.游戏规则的二元分类:世界规则与玩法规则

为了更精准地进行设计与分析,我们通常将庞大的规则体系解构为两个相辅相成的层面:世界规则(World Rules)玩法规则(Gameplay Rules)

1)世界规则:构筑可信世界的“物理常数”

世界规则,或称底层规则,是游戏宇宙中永恒不变的基础定律。它模拟了一个世界(即使是幻想世界)运行的基本逻辑,为所有交互提供统一的、可预测的基础。这些规则通常在游戏过程中需要被随时遵循,是游戏世界真实感和沉浸感的基石。

  • 类比: 如同我们现实世界中的自然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和社会基本法则(如时间不可逆、能量守恒)。

  • 游戏中的体现:

    • 物理系统: 重力、浮力、碰撞体积、弹道轨迹等。

    • 生物逻辑: 角色需要呼吸(或在特定环境呼吸)、生命值会随时间或受伤而减少、火会点燃可燃物。

    • 经济循环: 资源采集的基本速率、物品的基础价值。

    • 时空法则: 昼夜循环、天气变化对环境的普遍影响。

世界规则的核心特征是普遍性客观性。它不关心你是谁或你的目标是什么,它对所有实体一视同仁。一个稳固的世界规则体系,是玩家信任并融入游戏世界的前提。

2)玩法规则:定义游戏意义的“社会契约”

玩法规则,或称上层规则,是建立在世界规则之上,专门为了塑造“游戏性”而存在的条款。它定义了游戏的目标、胜负的条件、玩家能力的边界以及玩家与玩家(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协议。玩法规则直接决定了“如何玩”以及“为何而玩”。

  • 类比: 如同不同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的赛制、计分方式和犯规条款。物理世界(世界规则)是相同的,但不同的规则创造了截然不同的运动。

  • 游戏中的体现:

    • 胜利条件: 击败最终BOSS、获得最高分数、率先到达终点。

    • 失败条件: 生命值降为零、任务超时、被对手特定方式击败。

    • 角色能力与成长: 技能树系统、装备属性加成、等级提升带来的数值变化。

    • 特定交互逻辑: “收集三个钥匙碎片才能打开宝库大门”、“在特定区域无法使用快速旅行”、“PvP模式下玩家可以互相攻击”。

玩法规则的核心特征是目的性可变性。它是设计师意图的直接体现,旨在引导玩家行为,创造挑战、策略和情感体验。与相对稳定的世界规则不同,玩法规则完全可以随着游戏进程(如进入新关卡、选择不同阵营)而发生改变,以提供新鲜感。

3.规则的交织与共生

在优秀的游戏中,世界规则与玩法规则并非割裂,而是水乳交融。世界规则为玩法规则提供了可信的舞台,而玩法规则则赋予这个世界规则下的活动以独特的意义。例如,“重力(世界规则)”使得“搭建桥梁以避免坠落(玩法规则)”这一行为变得合理且充满策略性。

理解这种二元分类,能帮助设计师更清晰地构建游戏框架:首先用坚实的世界规则打造一个自洽的宇宙,然后再用巧妙的玩法规则在这个宇宙中谱写精彩的史诗。

4.梳理一页纸游戏规则

那么以我们之前设计的简单一页纸游戏(地牢冒险)为例,我们都有哪些世界规则和玩法规则呢?

世界规则:

  1. 迷宫由12×12的方格组成;

  2. 玩家只能在迷宫范围内的格子与格子之间移动;

  3. 玩家每回合只能移动一步;

  4. 玩家的移动方向由玩家自己决定;

  5. X格子不可到达;

  6. O格子是玩家在游戏开始时所在的位置;

  7. OUT是玩家需要到达的位置;

  8. 玩家初始状态有10HP,当只有0HP时玩家死亡;

  9. 玩家初始状态有0个宝藏,到达OUT位置时必须有大于等于3个宝藏才能成功逃离地牢迷宫。

玩法规则:

  1. 玩家每回合行动后根据所处的格子,决定应该执行何种事件;

  2. 妖怪格子触发“妖怪方格事件”;

  3. 宝箱格子触发“宝箱方格事件”;

  4. 营地格子触发“营地方格事件”;

  5. 空白格子触发“普通方格事件”;

  6. 具体事件内容见“事件表”。

二、游戏规则的设计哲学:构建、演化与传授

一套精妙的游戏规则,是赋予虚拟世界以灵魂和骨架的基石。它远不止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引导玩家体验、塑造情感共鸣的核心引擎。优秀规则的设计,是一场在秩序与混沌、引导与自由之间寻求精妙平衡的艺术。

1.规则的首要使命:构筑稳定的世界与公平的竞技场

游戏规则最根本的目的,是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框架,确保游戏内发生的一切交互与事件,都在规则的界定下有序运作。可以将其理解为虚拟世界的“物理法则”:它定义了重力、摩擦力以及物体如何相互作用。游戏世界的规模越大、系统越复杂,这个框架就越重要。一个庞大的开放世界就像一台精密仪器,规则的严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现破坏沉浸感的“世界BUG”的可能性,防止整个体验因逻辑崩溃而瓦解。

在此基础之上,规则的核心职责是维护游戏的平衡性趣味性。平衡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公平,而是旨在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可行的路径和策略,确保没有一种玩法或选择能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从而让多样化的策略都有其用武之地。同时,规则必须致力于让游戏过程充满乐趣且富有挑战性。过于简单的规则会让人感到乏味,而难度过高的规则则会令人挫败。优秀的规则设计,应能引导玩家进入“心流”状态,在不断学习和克服挑战的过程中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2.规则的动态生命:在打破中重塑新鲜感

然而,最高明的规则并非一成不变的铁律。在游戏设计的过程中,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以及如何打破常规。静态的规则终将被玩家摸透,从而逐渐丧失吸引力。因此,规则本身应当具备动态演化的潜力,可以随着游戏的进程、玩家的选择或叙事的发展而改变。

这种“规则的打破”可以体现在多个层面:它可能是一个颠覆性的新关卡机制,可能是一次叙事转折后带来的全新能力体系,也可能是在游戏后期引入的、完全改变资源循环的经济模型。例如,在游戏中途解除某种限制,或引入一个需要玩家以全新视角运用旧知识来解决的谜题。这种设计策略能有效地打破玩家的思维定式,为其注入强烈的新鲜感,让游戏体验始终保持惊喜和未知的刺激。

3.规则的无痕传授:于沉浸中引导学习

那么,如何让玩家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规则,而不是被冗长的说明书淹没?强制性的教学是体验的杀手。最高境界的设计,是将学习规则的过程无缝融入游戏体验本身。

这要求设计师在游戏中巧妙地嵌入引导玩家学习的元素,其方式多种多样:

  • 环境叙事与文档: 将关键信息分散在游戏世界的可读文档、环境标识或角色对话中,供好奇的玩家主动探索发现。

  • 智能旁白与指引: 通过非侵入性的角色提示或界面动画,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关键引导,而非生硬的弹窗说明。

  • 实践出真知的设计: 最有效的方式是设计一个“安全”的迷你环境或初始关卡,让玩家通过亲自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来理解规则。例如,第一个需要跳跃的悬崖对面放着显眼的宝箱,这本身就是在无声地教学:“跳跃可以帮你到达新地方并获得奖励。”

总而言之,游戏规则的设计是一项多维度的创造性工作。它始于构建一个稳固可信的世界基础,成熟于通过动态变化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并最终成就于将学习过程转化为游戏乐趣本身。当规则不再是束缚玩家的条条框框,而是化身为引导他们探索、成长并收获惊喜的隐形向导时,一个真正伟大的游戏体验便由此诞生。

三、1.0版本地牢冒险的优点和缺点

经过网友的评定,总结来说1.0版本地牢冒险是一个简单的桌游式地牢冒险游戏。游戏中最强的方面是指导玩家完成游戏的清晰而详细的说明。地图与事件表的整合以及使用掷骰子来确定结果增加了机会和策略元素,使游戏既具有挑战性又有趣。以是具体优点:

优点

  • 简单易懂:规则清晰,目标明确,适合初学者或家庭游戏。

  • 随机性:使用骰子引入随机事件,增加重玩性和悬念。

  • 资源管理:玩家需要管理HP和宝藏,强调策略性(如选择移动路径)。

  • 步数记录:标记步数鼓励玩家优化路径,追求高分(低步数)。

  • 自制性:只需简单工具(骰子、铅笔等),易于准备和打印。

建议将来如何改进:

要增强游戏体验,可以考虑添加更多需要战略思维的互动元素或挑战。可以引入特殊物品或强化道具,玩家可以收集这些物品来获得优势,或者创建影响游戏玩法的更多样化场景。这将增加游戏的深度和刺激性,使其对玩家更具吸引力。具体建议如下:

  • 细化规则

    • 明确移动规则:如玩家每回合移动方向(上下左右)、是否允许斜移、如何应对障碍物(X区域)。

    • 规定事件执行顺序:如先投骰子执行事件,然后移动,还是反之。

    • 添加特殊规则:如营地可能恢复HP,妖怪战斗机制等。

  • 增加游戏元素:引入道具系统(如钥匙、武器)或角色技能,丰富游戏内容。

  • 平衡难度:调整初始HP或宝藏数量,确保游戏挑战性适中。可能设置难度等级。

  • 测试和迭代:通过游戏测试调整事件概率和地图设计,确保公平性和趣味性。

四、2.0版本地牢冒险

这版本的地牢冒险,增加了趣味性的提高运气事件,计算了各种事件的概率使其更合理,优化了地图布局。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基于Matlab代码实现的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构建了考虑非线性特性的飞行器数学模型,涵盖姿态动力学与运动学方程,实现了三自由度(滚转、俯仰、偏航)的精确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建模过程、控制算法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四轴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特性与控制机制;同时,该模拟器可用于算法验证、控制器设计与教学实验。;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开发的研究生和初级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学习与仿真验证;②作为控制器(如PID、LQR、MPC等)设计与测试的仿真平台;③支持无人机控制系统教学与科研项目开发,提升对姿态控制与系统仿真的理解。;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推导与实现方式,动手运行并调试仿真程序,以加深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过程的理解。同时可扩展为六自由度模型或加入外部干扰以增强仿真真实性。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如何利用DMPC方法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轨迹规划与控制。文中结合Matlab代码实现,详细阐述了DMPC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过程以及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涵盖点对点转移、避障处理、状态约束与通信拓扑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强调算法的分布式特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与鲁棒性,适用于多无人机、无人车编队等场景。同时,文档列举了大量相关科研方向与代码资源,展示了DMPC在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电力系统、信号处理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或机器人学基础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智能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优化算法有一定兴趣或研究需求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轨迹生成与协同控制研究,如无人机集群、无人驾驶车队等;②作为DMPC算法学习与仿真实践的参考资料,帮助理解分布式优化与模型预测控制的结合机制;③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中的算法验证与性能对比。;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DMPC的优化建模、约束处理与信息交互机制;按文档结构逐步学习,同时参考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等相关案例,加深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