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 —— QWebEngineView加载谷歌离线地图(包含离线地图瓦片下载制作、附谷歌地图开发文档)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Qt的QWebEngineView控件加载离线谷歌地图,包括离线地图瓦片的下载、本地HTML加载和Qt编程方法。首先,使用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获取谷歌地图瓦片,然后在Qt项目中设置QWebEngineView,通过加载含有离线地图的HTML文件实现地图显示。

🔔 Qt 相关技术、疑难杂症文章合集(掌握后可自封大侠 ⓿_⓿)(记得收藏,持续更新中…)


Qt效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说明

     在工程项目中经常会与地图打交道,那么客户端软件如何加载地图呢?一种是加载在线地图,该加载方式优点是有网络情况下编程较为方便;缺点是必须有网并不利于对地图进行显示编程。相对的另外一种加载方式就是离线地图了,该加载方式基本没有什么缺点但只是需要编程前对离线地图进行制作仅可。

     本文介绍离线加载方式并会介绍地图瓦片的下载与本地html加载、Qt加载离线html方法等。

准备

     1、水经注万能地图下载器

<think>我们正在讨论Qt Widget加载瓦片地图的实现方法。根据引用[1],虽然它提到了使用webEngine加载百度地图,但用户现在明确要求使用Qt Widget加载瓦片地图(即离线瓦片地图)。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不使用Web引擎,而是直接在Qt Widget中绘制地图瓦片。 实现思路: 1. 获取瓦片地图:首先需要下载离线瓦片地图(通常以行列号命名的图片文件,按照一定的目录结构存储)。 2. 地图坐标系统:瓦片地图通常采用墨卡托投影(Web Mercator),我们需要将地理坐标(经纬度)转换为地图坐标(像素),再转换为瓦片坐标(行列号)。 3. 显示瓦片:在Qt Widget中,我们可以使用QGraphicsView和QGraphicsScene来管理瓦片图片,或者直接使用QPainter在Widget上绘制。 4. 加载和渲染:根据当前视图的范围,计算需要加载瓦片,然后加载对应的图片并绘制到界面上。 5. 交互功能:实现鼠标拖动地图、缩放等功能。 具体步骤: 1. 准备瓦片数据: 下载瓦片通常按照z/x/y.png(或.jpg)的目录结构存储,其中z表示缩放级别,x和y表示瓦片的行列号。 2. 创建自定义Widget: 我们可以继承QWidget,重写paintEvent方法,在paintEvent中绘制瓦片。同时,为了支持拖动和缩放,需要处理鼠标事件。 3. 坐标转换: - 地理坐标(经纬度)转地图坐标(像素): $$ x = \frac{longitude + 180}{360} \times 256 \times 2^z $$ $$ y = \left( \frac{1}{2} - \frac{\ln(\tan(\phi) + \sec(\phi))}{2\pi} \right) \times 256 \times 2^z $$ 其中$\phi$是纬度(弧度),经度$longitude$(度数)。注意:在瓦片地图中,原点在左上角,所以纬度越高,y值越小。 - 地图坐标转瓦片坐标: $$ tileX = \lfloor \frac{x}{256} \rfloor $$ $$ tileY = \lfloor \frac{y}{256} \rfloor $$ 然后根据当前缩放级别z,在对应的目录下找到瓦片图片。 4. 实现绘制: 在paintEvent中,根据当前窗口的显示范围(由中心点和缩放级别决定),计算需要绘制的瓦片范围,然后逐个加载瓦片并绘制到正确的位置。 5. 缓存机制: 由于瓦片数量可能很大,需要实现缓存,避免重复加载和释放。 6. 交互: - 鼠标按下记录位置,移动时计算偏移量,从而改变中心点,实现拖动。 - 滚轮事件实现缩放。 示例代码框架: ```cpp #include <QWidget> #include <QPainter> #include <QPixmap> #include <QPoint> #include <QWheelEvent> #include <cmath> class TileMapWidget : public QWidget { Q_OBJECT public: TileMapWidget(QWidget *parent = nullptr) : QWidget(parent), zoom(13), centerLongitude(120.393751), centerLatitude(36.065743) { // 设置初始中心点和缩放级别 } protected: void paintEvent(QPaintEvent *event) override { QPainter painter(this); // 根据当前中心点和缩放级别,计算需要绘制的瓦片范围 // 计算当前中心点对应的地图坐标(像素) // 然后计算窗口左上角和右下角对应的地图坐标,再转换为瓦片坐标 // 遍历这个范围内的瓦片加载图片并绘制 // 注意:瓦片加载可能需要异步,这里简化处理,使用本地文件 // 瓦片路径:QString path = QString("tiles/%1/%2/%3.png").arg(zoom).arg(tileX).arg(tileY); // 绘制瓦片时,需要计算瓦片在窗口中的位置(左上角坐标) } void mousePressEvent(QMouseEvent *event) override { if (event->button() == Qt::LeftButton) { lastPos = event->pos(); } } void mouseMoveEvent(QMouseEvent *event) override { if (event->buttons() & Qt::LeftButton) { QPoint delta = event->pos() - lastPos; lastPos = event->pos(); // 根据移动的像素距离,调整中心点的经纬度(需要将像素距离转换为经纬度偏移量) // 这里简化:假设移动delta像素,则地图中心点反向移动delta(因为拖动时地图和鼠标是反向的) // 需要将像素偏移转换为经纬度偏移,与缩放级别有关 // 更新centerLongitude和centerLatitude update(); // 重绘 } } void wheelEvent(QWheelEvent *event) override { int numDegrees = event->delta() / 8; int numSteps = numDegrees / 15; zoom += numSteps; if (zoom < 1) zoom = 1; if (zoom > 18) zoom = 18; update(); } private: int zoom; // 当前缩放级别 double centerLongitude; // 中心点经度 double centerLatitude; // 中心点纬度 QPoint lastPos; // 用于记录鼠标位置 }; ``` 注意:上述代码只是一个框架,实际实现中需要处理坐标转换的细节,以及瓦片加载的性能问题(可能需要多线程加载)。另外,瓦片投影公式的简化:在低纬度地区,可以使用简化的公式,但高纬度地区需要完整的墨卡托投影公式。 由于瓦片地图的坐标系统是标准的,我们也可以参考已有的开源项目,比如QMapControl(一个基于Qt地图控件,但需要确认是否支持瓦片地图)。 相关问题: 1. 如何下载离线瓦片地图? 2. 在Qt中如何高效加载和绘制大量瓦片图片? 3. 如何实现地图的旋转和倾斜效果? 根据用户需求,我们给出了一个基本的实现框架,但实际开发中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think>### Qt Widget加载瓦片地图实现方法 在Qt Widget中加载离线瓦片地图,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 1. **准备瓦片地图数据** - 使用地图下载器(如全能地图下载器)下载所需区域的瓦片 - 瓦片存储格式:`z/x/y.png`(z=缩放级别,x/y=瓦片坐标) - 将瓦片文件夹放入项目目录(如`tiles/`) #### 2. **核心实现原理** - 使用`QGraphicsView` + `QGraphicsScene`作为渲染容器 - 通过经纬度计算瓦片坐标: $$ tileX = \left\lfloor \frac{lng + 180}{360} \times 2^z \right\rfloor $$ $$ tileY = \left\lfloor \left(1 - \frac{\ln(\tan(\phi) + \sec(\phi))}{\pi}\right) \times 2^{z-1} \right\rfloor $$ 其中$\phi$为纬度(弧度),$z$为缩放级别 #### 3. **代码实现框架** ```cpp // 瓦片地图部件 class TileMapWidget : public QGraphicsView { public: TileMapWidget(QWidget* parent = nullptr) : QGraphicsView(parent), scene(new QGraphicsScene(this)) { setScene(scene); setDragMode(ScrollHandDrag); // 支持拖拽 } void loadTiles(int zoom, double centerLat, double centerLng) { scene->clear(); // 计算可见区域瓦片坐标范围 QPoint centerTile = latLngToTile(centerLat, centerLng, zoom); // 加载可见瓦片 (示例取周围2x2范围) for(int x = centerTile.x()-1; x <= centerTile.x()+1; ++x) { for(int y = centerTile.y()-1; y <= centerTile.y()+1; ++y) { QString path = QString("tiles/%1/%2/%3.png").arg(zoom).arg(x).arg(y); if(QFile::exists(path)) { QPixmap pix(path); QGraphicsPixmapItem* item = scene->addPixmap(pix); item->setPos(x * 256, y * 256); // 瓦片定位 } } } } private: QPoint latLngToTile(double lat, double lng, int z) { double latRad = qDegreesToRadians(lat); double n = qPow(2.0, z); int x = static_cast<int>((lng + 180.0) / 360.0 * n); int y = static_cast<int>((1.0 - qLn(qTan(latRad) + 1/qCos(latRad)) / M_PI) / 2.0 * n); return QPoint(x, y); } QGraphicsScene* scene; }; ``` #### 4. **使用示例** ```cpp // 主窗口中使用 MainWindow::MainWindow(QWidget* parent) : QMainWindow(parent) { TileMapWidget* mapWidget = new TileMapWidget(this); setCentralWidget(mapWidget); // 加载青岛区域瓦片(缩放级别13) mapWidget->loadTiles(13, 36.065743, 120.393751); } ``` #### 5. **优化建议** 1. **动态加载**:根据视图范围实时加载/卸载瓦片 2. **缓存机制**:使用`QPixmapCache`缓存常用瓦片 3. **多线程加载**:通过`QThreadPool`异步加载瓦片 4. **坐标转换**:添加屏幕坐标⇔经纬度转换方法 5. **标记支持**:继承`QGraphicsItem`实现自定义标记点 #### 注意事项 - 瓦片坐标系原点在左上角(Y轴向下) - 不同地图供应商(如Google/Bing)瓦片编号规则可能不同 - 高缩放级别时需注意内存管理(及时清理不可见瓦片) > 引用[1]中提到的WebEngine方案适用于在线地图,而本方法针对离线瓦片地图场景,更适合纯Qt Widget应用的需求[^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信必诺

嗨,支持下哥们呗。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