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对 Markdown 的思考》

本文深入探讨了Markdown的优缺点,指出Markdown在富交互、结构化内容和编辑体验上的不足,强调了Markdown作为文本编辑器的局限性。文章讨论了Markdown的语法拓展问题,平台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对结构化内容的诉求,建议现代编辑器不应依赖Markdown,而应采用WYSIWYG模式和结构化数据存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arkdown 即便在 2022 年也非常常用,比如这篇文章依然采用 Markdown 编写。

但 Markdown 是否应该成为文本编辑领域的默认技术选型呢?答案是否定的。我找到了一篇批判无脑使用 Markdown 作为技术选型的好文 Thoughts On Markdown,它提到 Markdown 在标准化、结构化、组件化都存在硬伤,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现代化的文本结构编辑器,不要采用 Markdown。

概述

Markdown 流传甚广,甚至已成为我们的第二语言。Markdown 最早的解析器由 John Gruber 在 2004 年基于 Perl 编写发布,那时候 Markdown 只有一个目的,即为了方便网络写作。

网络写作必须基于 HTML 规范,而 HTML 规范对大部分人上手成本太高,因此 Markdown 就是基于文本创建的更易理解,或者说上手成本更低,甚至傻瓜化的一种语法,而要解析这个语法需要配套一个解析器,将这种语法文本最终转化为 HTML。

而数字化发展到今天,Markdown 已不再适合当下的写作场景了,主要原因有二:

  1. Markdown 不再适合当下富交互、内容形态的编写。

  2. Markdown 纯文本的开发体验不再满足当代开发者日益提高的体验需求。

首先还是从 Markdown 思想开始介绍。

Markdown 的核心思想

Markdown 最大优势就是好上手,不需要接触 HTML 这种复杂的嵌套语句(虽然对程序员来说 HTML 也简单到处于鄙视链底端)。原文抽象了三个优势:

  1. 基于文本的合适抽象。虽然 HTML 甚至代码都是文本,但 “合适” 这个词很重要,即任何文本都可以是 Markdown,只要加一点点小标记就能描述专业结构,学习成本极低。

  2. 有大量生态工具。比如语法解析器、高亮、格式转换、格式化、渲染等工具完备。

  3. 编辑内容便于维护。比如 Ma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