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P网络的性能选择机制隐私影响及攻击分析
1. 引言
在当今互联网中,匿名通信技术至关重要,洋葱路由是为低延迟网络应用提供发送方或接收方匿名性的成熟技术。Tor和I2P都是通过志愿者运行的洋葱路由器开放网络为用户提供匿名服务,但它们在实现该技术的细节上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聚焦于I2P网络,介绍了一种针对I2P对等网络的新攻击,旨在确定匿名托管HTTP服务(Eepsite)的对等节点身份。此攻击主要利用了I2P基于性能的对等节点选择、单向隧道的使用以及Eepsite在网络中位置固定等特点。
2. I2P网络背景
2.1 I2P概述
I2P是用Java编写的用于匿名P2P网络的多应用框架。它在原生互联网协议之上,指定了两种不同的对等传输协议:
- NIO - 基于TCP(NTCP) :NIO指Java新I/O库。
- 安全半可靠UDP(SSU) :提供基于UDP的消息传输。
I2P框架的核心是I2P路由器,它实现了I2P协议的关键组件,负责维护对等节点统计信息、执行加密/解密以及构建隧道。许多互联网应用都可以在I2P路由器之上实现,由特定I2P对等节点提供的应用被称为服务,如HTTP服务器托管、基于IRC的通信和基于POP/SMTP的电子邮件传输等,大多数I2P服务通过Web浏览器界面进行控制和使用。
2.2 对等节点和服务发现
- 节点标识 :I2P网络中的每个对等节点由名为routerInfo的数据结构唯一标识,该结构包含对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6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