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的独特性与可追溯性及文本分类在数据防泄漏中的应用
用户名的独特性与可追溯性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用户名成为了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重要标识。那么,用户名究竟有多独特,又是否容易被追溯呢?
首先,我们可以将用户名看作是由一个个“du”这样的构建块组成的字符串。通过特定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可以计算两个用户名之间的相似度,这种方法在文献中被称为q - 克相似度。不过,它原本是用于数据库应用中的模糊字符串匹配,将其应用于在线画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
为了评估仅通过用户名来关联两个不同账户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分类器。这个分类器的任务是区分已关联的用户名对集合L和未关联的用户名对集合NL。在测试中,真实证据来源于Google个人资料,其中已关联的用户名对数量|L|为10000。为了在真实场景中公平评估分类器的性能,还随机配对了10000个未关联的用户名来生成NL集合。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将用户名对分离并打乱顺序。
2. 构建一个由L和NL中的用户名组成的列表。
3. 对于列表中的每个用户名,计算它与其他所有用户名的距离,并只保留与相似度最高的单个用户名的链接。
4. 如果这个相似度值高于某个阈值,则认为该候选对是已关联的;否则,认为是未关联的。
对于这个二元分类器的性能评估,主要从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两个方面进行。精确率的计算公式为:$Precision = \frac{TP}{TP + FP}$,其中TP表示真正例,FP表示假正例;召回率的计算公式为:$Recall = \frac{TP}{TP + FN}$,FN表示假反例。召回率衡量的是在所有已关联的用户名对中,被正确分类为已关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