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中的逻辑与机器学习技术解析
1. 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也称为量词逻辑)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表示形式,在LISP和Prolog等编程语言中经常使用。与命题逻辑相比,它具有更广泛的符号结构,在专家系统的概念设计和编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由语言哲学家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和美国的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开发。
1.1 谓词与量词
谓词逻辑为对象分配属性(谓词)并使用“量词”。量词表示话语宇宙中有多少个体满足命题函数。最常见的量词有:
- 存在量词(∃):表示“至少有一个元素(x)具有属性F”,符号表示为(∃xFx)。
- 全称量词(∀):表示“基本集合中的所有元素(x₁, x₂ … xₙ)都具有属性F”,符号表示为(∀xFx)。
1.2 示例
- “一个红樱桃”可以形式化为:“至少有一个樱桃(M作为x的属性)并且它是红色的(R作为x的属性)”,符号表示为∃(M(x) ∧ R(x))。
- “所有樱桃都是红色的”应改写为:“如果它是樱桃,那么它是红色的”,形式化为:∀x (M(x) → R(x))。
- “没有樱桃是红色的”形式化为:¬∃(M(x) ∧ R(x))。
1.3 多级谓词逻辑
一级谓词逻辑有上述示例,而多级谓词逻辑用于形成类、图、模式或框架。例如,对动物类及其子类进行形式化。图可以描绘对象之间的关系,如思维导图。“模式”由认知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巴特利特提出,它是一种心理知识结构,以抽象、概括的形式包含关于某个对象或概念的信息。比如,当感知到一个戴着麂皮胡须帽的人时,“猎人”模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