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上下文隐私:情境感知计算中的关键挑战
1 引言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计算系统越来越能够感知其周围的环境。情境感知计算(Context-Aware Computing)使系统能够根据用户的环境和行为做出智能决策,从而减少用户与机器之间的交互。然而,这种智能性也带来了隐私保护的问题。当系统收集和处理有关用户位置、活动和习惯等信息时,这些数据可能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在情境感知计算中,如何平衡隐私保护和智能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情境意识与隐私保护:一对矛盾的需求
情境感知系统需要收集足够的反映物理环境的信息,如用户的位置、活动和习惯,以便在没有用户交互的情况下做出智能决策。与此同时,情境信息通常与个人相关(例如,一个人的位置),因此属于隐私指令的范畴。隐私保护要求确保这些数据不被滥用,而智能性则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和数量。
2.1 普适计算中的隐私挑战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智能设备如手机、PDA、RFID标签等能够不断提供描述现实世界的实时信息。这些设备不仅限于轻便的移动设备,还包括渗透到日常用品中的芯片,如衣物、电视、GPS汽车等。这种新技术组合推动了普适计算的发展,赋予系统实时了解周围环境的能力。然而,这也意味着系统可以感知和存档每个人的行为和动作,从而引发隐私威胁。
3 平衡隐私与智能性
为了在普适计算环境中平衡隐私与智能性,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控制和利用情境历史的内容(数量和准确性)。以下是几种具体的挑战:
- 内部人员的威胁 :系统或数据库管理员通常拥有访问全部内容的权限,这构成了一个主要的隐私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