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CNCC大会的会议报告主要有上午特邀报告和下午各个分会场报告。26号是会议第一天,上午不紧不慢的出发到达会场的时候,总会场前排的位置已经满了,于是在中间找了个位置坐下,不过视野不错,可以很清楚的看到PPT。第一次参加计算机前沿的会议,而且此次会议着眼于“人工智能”较多,心情是很期待的。
现代几何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丘成桐)
丘成桐教授是1982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他的报告主要围绕现代几何在CS中的应用展开。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数字几何处理领域等,现代几何都有许多直接应用。丘教授从数学的视角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涉及的数学知识对于我而言是过于深奥了。
人工智能算法具有不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薄弱(黑箱算法),未来需要有深度学习理论的建立。但是现有的证明是指数级别的难度,可以说是在瓶颈阶段。
对抗生成网络,是用深度神经网络来计算概率测度之间的变换。应用最有传输理论和蒙日-安培理论可以为机器学习的黑箱给出透明的集合解释,并有助于设计更为高效和可靠的计算方法。
软件定义一切:挑战和机遇(梅宏)
梅宏教授从宏观的角度谈了一下软件领域的前生今世及未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梅宏教授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他解释了软件定义的本质和聂晗:硬件资源虚拟化、管理功能可编程。未来在人机物融合的场景下,万物可互联,万物课编程,随之是对软件定义的机遇和挑战。
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