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进化算法基础知识整理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多目标优化的特性、Pareto最优解、Pareto最优边界、凹空间与凸空间的概念以及个体间的支配关系,适合初学者和对优化算法感兴趣的朋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前言

特意整理一些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基础知识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希望对入门多目标算法的同学和对优化算法有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1.多目标优化细讲

使多个目标在给定区域同时尽可能最佳,多目标优化的解通常是一组均衡解(即一组由众多 Pareto最优解组成的最优解集合 ,集合中的各个元素称为 Pareto最优解),因此在多目标优化算法中,是对多个子目标的同时优化,而这些被同时优化的子目标之间往往又是相互冲突的,在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时候,我们照顾了其中一个目标的"利益",必然会导致其他至少一个子目标的”利益“受损,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时候 ,不会说找出一个唯一的最好的解。
在多目标优化算法中,对于不同的子目标函数可能会有不同的优化目标,一般有三种情况:
(1)最小化所有子目标函数
(2)最大化所有子目标函数
(3)最小化部分子目标函数,最大化其他子目标函数
一般情况下,统一为求总目标的最小化如下图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常情况下,一般统一为求总目标的最小化。

2.pareto最优解

定义2.1: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最优解通常被称为pareto最优解。
定义2.2:多目标进化算法的优化过程,针对每一代进化群体,寻找出其当前最优个体(又称当前最优解),称一个进化群体的当前最优解为非支配解。(支配是多目标中非常重要的子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它们存在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可以形象理解为非支配解为老板,对其员工有支配的权力,是不会被员工支配的),所有的非支配解的集合称为当前群体的非支配集(后续非支配集会不断的逼近真正的最优解)。

3.pareto最优边界

定义3.1:pareto最优边界:是指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在其目标函数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从上面的草图可以看到,那条实线段表示的是两个目标的最优边界(二维空间中,三维则会构成一个超平面),而点A B C D E F 均落在实线段上,所以是最优解,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最优边界和最优解的区别和联系 ,pareto最优解集是决策空间的一个子集,而pareto最优边界是最优解集在目标函数空间的一个子集。
落在最优边界上的点实际上就是老板,它们是非支配的,其他点实际上相当于员工,不是最优解,是直接或间接被最优边界上的点支配的。

4.凹空间和凸空间

这两个概念算是很好理解的概念了,我们用一个定义就很容易理解,如定义4.1所示。
定义4.1:在一个集合中,任意两点的连线上的任意一点仍在该集合中,则该集合称为凸集,反之称为凹集;实例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多目标进化个体之间的支配关系

举个例子:5和8;你能想到啥关系?人们通常有两种回答:(1)5小于8(2)5大于8
而在多目标的情况下,由于每个个体都有多个属性,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属性又是不一样的,因此仅用大小关系来描述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是行不通的,比如说个体(2, 5)和个体(3,4),2小于3的同时5又 大于4,这两个个体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定义5.1 设p和q是进化种群P的任意两个个体,若p支配q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对于所有的子目标,p不比q差,即fk(p)<=fk (q),(其中k=1,2…r)。
(2)至少存在一个子目标,使p比q好。
称为p是非支配的,也就是不被支配的,而q则是被支配的。
例【1】:设一个二目标优化问题minf(X)={f1(X),f2(X),f3(X)},有三个可行解X1,X2,X3对应的目标向量值分别为:f1(X)=(3,8),f2(X)=(5,8)和f3(X)=(7,9)
根据定义5.1显然X1是支配X2和X3的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