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文章平均质量分 51
Allenlzcoder
拒绝拖延症!!!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两条工作经验
后续大家纷纷印证:留有“未完结的任务”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就像电脑的内存被占满,影响后续工作的效率。这背后的核心,是“速度”和“责任感”——快速完成比完美缓慢更重要,遇到问题立刻解决,不给拖延留余地。大公司常常因为堆积的“烂摊子”失去客户信任,而创业公司在这方面的灵活敏捷是致胜关键。它要求你既是行动者,也是清理者,像对待“微故事”一样,每件事都有主角、对手、高潮和结局。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顶尖玩家”,这两条原则值得反复体会与践行。它们不仅塑造了高效的创业文化,也是一种“混乱管理”的实战智慧。原创 2025-11-03 21:06:43 · 159 阅读 · 0 评论 -
运筹学目前最具潜力或生命力的方向有哪些?
来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8061702/answer/1948804735286085408转载 2025-09-10 01:22:12 · 36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工程师社招面试应该如何准备?
算法工程师社招面试应该如何准备?原创 2025-08-31 16:43:13 · 129 阅读 · 0 评论 -
校招转正答辩突出什么样的能力更受青睐?
组里排第一的同学,来了做的第一个任务是让其做一个用户意图聚类,一开始mt给了一个方案,其实并不复杂,大模型抽取q,然后emb聚类,大模型总结和统一,反复进行,最后得到结果。现在的学生水平都很高,很快就做出来了。但是他自己聚类出来之后,人工check了所有数据,然后自己也不懂,无法评价好坏,其实mt只是要求他给聚类结果就行,但是他自己去把原始数据抽验了一遍,发现mt给的数据还不足以总结出客户真实的意图,于是自己设计了一个覆盖率评测标准,做了一版本评估,给出了数字告诉mt这个方案不可行,需要换数据方案。转载 2025-08-28 02:21:23 · 49 阅读 · 0 评论 -
算法工作5年感想系列
从知乎上看到的文章,转载整理如下:(1)(2)(3)原创 2025-08-28 02:16:13 · 155 阅读 · 0 评论 -
第一性原理
忽略现有经验、行业惯例的干扰,将问题拆解为无法再分割“基础要素”,再从这些要素出发,重新推导、构建解决方案。要理解第一性原理,核心是跳出 “经验类比” (一种通过参考已有的类似经验、先例或普遍做法来理解新问题、做出决策或预测结果的思维方式)的惯性,回归事物的底层本质,通过拆解基础要素、重构逻辑来解决问题。它并非否定经验,而是在经验失效、需要创新或突破时,提供 “从根上解决问题” 的思维工具。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需遵循一个清晰的“破而后立”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反人性,因为它。转载 2025-08-21 19:58:48 · 248 阅读 · 0 评论 -
作为40岁还在IT行业的你,会给30多岁的我什么建议?
本文转载自知乎,分别来自用户和的回答。转载 2025-08-17 15:29:43 · 48 阅读 · 0 评论 -
什么样的人一眼看去前途无量?
每个成年人貌似都在随着自己的心意做选择,但其实不是的,大多数人虽然脑子是自己的,但做决策的方式却是外界灌输的,看似是个人意志,实则是对外的无意识继承。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自建价值体系,所以对待自己最宝贵的时间和心力资产是不重视的,会挥霍,缺乏目标,野心也只不过是膨胀过后的欲望,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求。你要是能搞定自己的身体,不乱造不自我毁灭,保持持久高效的战斗力,那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基本都算是鸡毛蒜皮。真正的强者,很擅长搞定自己的身体,精力是一切的起点,一个人事业前途的高度,约等于自我经营的能力的强度。转载 2025-08-17 02:42:14 · 35 阅读 · 0 评论 -
请锐评人生中回报率最低的五件事
真正的高回报投入,往往具备「延迟满足+复利效应」双重属性,如同巴菲特所言:「有人之所以能躺下数钱,是因为他们年轻时在数钱的地方种下了树。替代方案:构建「体验型消费」矩阵,将70%可支配收入投入知识获取、健康管理、深度旅行。替代方案:设定「数字安息日」,用完整时段进行需要专注力的事务(如阅读、运动)替代方案:建立「应急资金+技能冗余」双保险,将80%精力投入当下可控领域。替代方案:采用「社交投资组合」理论,将80%精力投入3-5个滋养型关系。成本: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重复劳动超50小时/周,创造力下降67%原创 2025-05-08 13:56:55 · 189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