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同理心与以价值为中心的设计
1. 引言
计算硬件的发展历程是从关注底层组件逐步走向大规模集成,从真空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个人电脑、局域网、广域网,再到如今的全球互联网。然而,这种以机器为导向的观点过于狭隘,因为人类方面的进步同样显著且重要,从孤立的单一用户,到分时共享,再到群件和对社区活动的支持,直至无处不在、无线、上下文感知的多模式移动计算开启了未知的社会可能性。
与此同时,组织也在不断演变,通信和计算的融合使得准独立单元之间的协调更加紧密。但设计领域目前仍缺乏成熟的原则和方法,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常常无法交付令人满意的结果。一个成熟的设计学科需要克服以下挑战:
1. 开发系统可靠的方法,以发现合适的需求,不仅要考虑使用中的合作、分布式和动态社会方面,还要考虑用户社区的价值观。
2. 为结构、行动、事件、表示和隐喻等基本概念制定精确的数学定义。
3. 开发一种抽象的规范表示法,包括动态和静态(显示)方面。
4. 找到并使用通用的设计质量衡量标准。
5. 找到使用媒体及其组合的通用原则,特别是新媒体。
6. 找到从抽象描述自动生成实现的方法,例如用于信息可视化。
7. 将所有这些与其他学科(如软件工程)集成。
许多设计和管理文献寻求基于理论、可复制的问题解决方法,但潮流和流行语的快速演变以及大量的失败案例表明,目前进展甚微。常见的两个障碍是对现实问题的精确表述和对解决方案充分性的现实衡量。极端还原论倾向是有害的,它会引发无法实现的期望,导致失望。
本文认为,虽然极端还原论没有成效,但考虑社会过程的半形式化方法是有价值的。价值观是解锁当代技术机遇与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