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 AI 图像生成技术简史,也是一部 AI 想象力的进化史。从模糊的人脸到电影级的视频,生成模型的每一次跃进都在刷新“人机创作”的边界。
🪞 第 1 阶段:GAN 时代 —— 让 AI 学会“想象一张图”
🔬 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是怎么工作的?
由 Ian Goodfellow 于 2014 年提出,GAN 是一种对抗式学习结构,核心由两个神经网络组成:
-
生成器(Generator):输入随机噪声,尝试生成“像真的”图像
-
判别器(Discriminator):判断图像是真图还是伪图
两者在训练中对抗式博弈:生成器努力“骗过”判别器,判别器则努力识破假图,最终生成器学会输出“以假乱真”的图像。
graph LR
Z[随机噪声] --> G[生成器G]
G --> Fake[生成图像]
Real[真实图像] --> D[判别器D]
Fake --> D
D --> Output[真 or 假]
🌟 代表模型
-
DCGAN:最早可视化稳定训练的 GAN
-
StyleGAN(NVIDIA):首次在脸部生成上逼近真实,控制力强(发型、表情、年龄)
-
BigGAN(DeepMind):支持多类别图像生成,高分辨率图像逼真度高
⚠️ GAN 的瓶颈
-
训练极不稳定,容易崩、容易模式崩溃(只会生成一个样本)
-
缺少覆盖性与多样性,容易陷入“看起来像,但千篇一律”的陷阱
-
难以推理、难以控制,无法像语言模型一样接受指令生成
💨 第 2 阶段:扩散模型时代 —— 让 AI 学会“想象细节”
🌀 Diffusion Model(扩散模型)是什么?
Diffusion 模型是一种基于噪声学习图像反向生成过程的模型。训练阶段,它学习如何一步步将一张图像“加噪声”,最终变成高斯噪声;生成阶段,则学会如何从纯噪声“逆过程”一步步还原图像。
这个过程类似“图像的呼吸” —— 一张图的来与去,全在噪声控制中。
graph LR
Clean[清晰图像] --> Noise1 --> Noise2 --> NoiseN[高斯噪声]
NoiseN --> Gen1 --> Gen2 --> Output[最终图像]
✨ 核心优点:
-
生成质量高、细节丰富,尤其擅长复杂结构(如风景、建筑、插画)
-
易于加入条件(文本、图像),可控性强
-
训练稳定性好,不像 GAN 那样“对抗崩溃”
🔥 代表模型:
模型名称 | 发布者 | 特点 |
---|---|---|
DDPM | 经典扩散结构 | |
GLIDE | OpenAI | 支持文本条件,生成质量优秀 |
Stable Diffusion | CompVis | 全开源,支持本地部署,社区火爆 |
Imagen | 文生图质量极高,支持分辨率级联 | |
DALL·E 2 | OpenAI | 具备图文理解与再编辑能力 |
📦 Stable Diffusion 为何划时代?
-
开源,人人可用(只需消费级显卡)
-
支持“文本 + 图像 + 蒙版”多种输入组合
-
可微调、可插件化,催生出 HuggingFace、Civitai 等生态
🎬 第 3 阶段:Sora 时代 —— 让 AI 看见、联想与“拍一部片”
🧠 什么是 Sora?
Sora 是 OpenAI 于 2024 年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能根据文本生成电影级别的动态视频。与 Diffusion 相比,它不仅能生图、还能“造时空”。
输入:一个文本描述
输出:一段持续 60 秒、光影自然、逻辑连续的视频
🧬 Sora 的技术亮点
-
使用 空间 + 时间扩散建模,生成的每一帧不仅“好看”,还和前后逻辑一致
-
对物理世界理解惊人(物体不穿模、运动流畅、镜头感十足)
-
可生成高度复杂的场景变化(比如“暴雪中的一位女子走过桥”)
Prompt: “A photorealistic scene of a robot walking through Tokyo at night in the rain”
↓
Output: 高质量视频,配合镜头推进、光影变化、人物移动
🔍 为什么 Sora 是一个“范式飞跃”?
-
从静态图 → 动态时空:AI 终于迈入时间建模
-
从文本生成 → 多模态导演:支持文本 + 音轨 + 摄像头运动描述
-
从图像生成 → 场景模拟器:可生成多个视角、多个角色互动场景
🔄 技术演进路线图:一图看清 AI 生图技术的变迁
graph LR
A[2014 - GAN] --> B[2018 - StyleGAN]
B --> C[2021 - Diffusion Models]
C --> D[2022 - Stable Diffusion]
D --> E[2023 - DALL·E 3 / Imagen 2]
E --> F[2024 - Sora / Pika / Runway Gen2]
-
从对抗博弈 → 概率建模 → 模态融合
-
从像素合成 → 意图生成 → 世界模拟
🧰 开发者该如何拥抱图像生成时代?
应用目标 | 推荐技术栈 |
---|---|
生成插画 | Stable Diffusion + Civitai 模型 |
创作 AI 动画 | Pika Labs / Runway / Sora API(未来) |
构建图文生成系统 | Diffusers + Gradio 或 Streamlit |
做 AI 写实建模 | StyleGAN / ControlNet / DreamBooth |
多模态智能体 | 图像生成 + 图像问答(如 LLaVA)+ RAG |
✨ 总结:图像生成技术,终将成为「通感创作」的核心
-
GAN:教会 AI 如何“造出一张图”
-
Diffusion:让 AI 可以控制地“还原一张图”
-
Sora:让 AI 不只是画图,而是“导演时空”
图像生成的尽头,不是画图机器人,而是与人类共创的未来。也许下一个时代,我们不是在画图,而是在建造 AI 世界中的幻梦空间。
📎 推荐资源
💬 如果你想了解 图像生成模型微调、部署、插件扩展,或者想构建你自己的“AI 生成艺术平台”,欢迎留言交流,我可以为你定制方案。
是否需要我整理为掘金/公众号发布格式(含推荐语、目录、代码示例等)?或者你希望出一套“图像生成模型实战课”的内容结构,我也可以继续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