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我的Prompt风格偏向「COT思维链」风格的推理?
举个例子,当你让一个学生在1秒钟内回复你
34242413+54321321=?
等于多少?在学生没有打草稿并且在1秒钟回复你的情况下,除非他提前背过答案或者是神算,否则他可能随便编你一个随机的错误答案给你。
GPT就好像这个学生一样,你需要让它有一定空间分析你提出的问题,打个推理过程的草稿,再组织草稿里面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最终再得到答案,这样的好处有两点:
- 答案更加关联你提出问题的本质。
- 即使答案是没有帮助的,但是推理过程中用户也可以从中收到一定启发。
GPT的Transformer原理大概简言之就是:
每次输出下一个字,都由前面用户的输入 + GPT已经输出的内容来决定。
因此,前文中的推理过程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那一个结果,类似于如果前面内容已经很糟糕了,后面的内容也不会很理想。所以这个推理过程要么出现在你的输入中,要么就交给GPT一开始就推理,而且一定要强调输出推理过程。
海报文案生成案例(优化前)
来,家人们,直接上例子:
你是一名美妆品牌的文案策划。你需要为新产品宣传海报生成一个吸引人的美妆产品文案。
首先,你要明确这条文案要达到的营销目的:
然后,你要考虑你要面向的目标客户群:
再然后,你要确定产品的卖点和特征:
最后,你要控制这条文案在25-30字之间。
注意:1.请运用简洁流畅的语句;
2.请适当添加生动的修辞手法;
3.让我们一步一步来。
—
产品:彩妆定制服务
目标客户:25-40岁的中高收入职场女性
产品卖点:七天免费体验,数量限定
—
Define your beauty, color your dream
七日限定,尽享彩妆定制至臻体验
数目稀有,量身打造绚丽梦幻色彩
职场必备,魅力插画定制妆容清单
—
产品:防晒隔离霜
目标客户:18-35岁的都市女性
产品卖点:隔热防晒,护肤两用
—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Prompt,可以看出写的比较仓促,纯自然语言Prompt,内容比较散乱,比较考验GPT的能力。
然后使用了one-shot示例,通过一个对话示例来强行纠正后续生成的内容导向。
我们来试一下GPT3.5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效果基本上是没法用,呵护城市繁华妆容是什么鬼哈哈哈哈哈,还有“城市女性”、“都市女性”这些词汇,就是用户输入的提示词里面的目标客户:“都市女性”,可是生成的内容里面直接把“都市/城市女性”生搬套过来用了,这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会扩写内容的机器而已。谁看到这个海报文案会把自己带入到这个“都市女性”的名词当中去,受众女性也不会把自己主观带入到“都市女性”这个人群中去。
既然这样,我们来给GPT4看看效果:
连续生成了两次,生成效果也是让我笑的好一会儿,“18-35岁的都市女性,让我们的防晒隔离霜守护你的美丽。”,哈哈哈哈哈哈对不起我不是笑我同事写的Prompt不行,是这个GPT4太可爱了哈哈哈哈哈。
海报文案生成案例(如何优化?)
收!我们回到正题!
我们来看看怎么优化这个小同事留下来的Prompt。
你会发现即使Prompt中要求GPT按照一个简单的推理流程也没有得到理想的输出:
首先,你要明确这条文案要达到的营销目的: 然后,你要考虑你要面向的目标客户群: 再然后,你要确定产品的卖点和特征: 最后,你要控制这条文案在25-30字之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通过输出来看,GPT好像并没有按照用户给定的逻辑线路的要求进行输出,而是直接输出了答案。
效果也显然易见,就像是我前文提到的,不假思索的回复,一种仓促的回复。
为此,我们需要为它定义推理过程和框架。
我们来回到问题的本质,他希望用户输入「产品名称」「目标客户」以及「产品卖点」,然后生成海报文案。
稍微思考下,如果我们是海报文案的设计师,我们会怎么从用户给定的这些数据,生成一些优质的海报文案?
我们观察一下刚才出现的一些问题:
- 呵护城市繁华妆容: 显然没有把目标人群理解到位,乱来的咯
- 18-35岁的都市女性: 用户输入这个目标人群,真的希望答案中出现“18-35岁的都市女性”这个内容吗?显然不是,用户只是希望答案能够偏向于适用于该人群,所以问题的本质是,需要GPT去解析这类人群的特点,而且是偏向于产品的需求痛点。
- 回复的格式不稳定: 我们看到无论是GPT3.5还是GPT4,在输出的格式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导致我们无法去控制稳定的结构给用户。
所以,我们不单单是让GPT列出「人群的特点」和「卖点的本质」,还要多加一步**「如何人群特点和卖点」**来进行设计海报文案。
因为我尝试过,只是列出前面两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