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时钟约束的深入解析】——三种衍生时钟的实现方法
时钟是数字电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在FPGA设计中,时钟约束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深入解析FPGA时钟约束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三种常见的衍生时钟实现方法。
- 直接基于原时钟分频
这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实现方式,直接对原时钟进行分频得到衍生时钟。具体实现时需要使用时钟分频模块,根据分频系数N计算出衍生时钟的周期。代码如下:
module clk_divider(
input clk_in,
input [7 : 0] clk_div,
output reg clk_out
);
reg [7 : 0] cnt = 8'h00;
always @(posedge clk_in) begin
if (cnt == clk_div - 1) begin
cnt <= 8'h00;
clk_out <= ~clk_out;
end else begin
cnt <= cnt + 1'b1;
end
end
endmodule
- 基于总线延时的相位移动
通过总线延时控制时钟的相位,从而得到衍生时钟。在这种方式中,需要用到延时器实现总线延时,具体实现时需要根据总线延时来调整时钟的相位。代码如下:
本文深入解析FPGA时钟约束,重点介绍了直接分频、总线延时相位移动和相位锁定环三种衍生时钟的实现方法,强调了时钟约束在FPGA设计稳定性和可靠性中的关键作用。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