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作为乐器:现状与未来展望
1. 引言
移动设备用于艺术表演至少可以追溯到 1998 年,当时 Oliver Wittchow 将 Gameboy 变成了一个名为 nano - loop 的循环乐器。在 iPhone 出现之前,智能手机就已经引起了研究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iPhone 极大地推动了移动智能手机范式的转变,奠定了如今相关实践和研究活动的基础。目前,对于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作为乐器的研究进展,缺乏全面且最新的综述,本文旨在填补这一空白。
此前已有一些关于移动音乐不同方面的调查。John 从更广泛的背景对移动音乐文献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技术、社会和地理特征对研究活动进行了广泛分类。而本文的目的是详细回顾移动设备技术方面的现状,让读者全面了解研究活动,并确定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大量 iOS 音乐应用已经出现并被编目,Dubus 及其同事对安卓应用进行了更具分类性的审查。许多应用源于研究项目,如 ZooZbeat 或 Smule 应用目录。不过,将现有的基于硬件的乐器移植到移动平台上的情况却很少见,例如 Crackle 实现了 STEIM CrackleBox 的移动版本,移动应用 Reactable 模仿了同名的桌面乐器。更常见的是对传统乐器的模仿和虚拟增强,以及带有游戏元素的音乐游戏或乐器。还有一类研究致力于在移动设备上通过软件实现新乐器,比如利用手机中的指南针来方便演奏。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将移动设备作为乐器置于音乐乐器研究的背景中;然后回顾过去十年移动音乐乐器的研究现状;接着探讨与移动音乐乐器相关的基础技术变化及其对未来移动音乐研究的影响;最后讨论移动音乐研究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