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AN总线通信中,CAN收发器(Transceiver)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位“翻译官”,负责将微控制器(MCU)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总线上的差分信号,同时把总线信号翻译回MCU能理解的逻辑电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CAN收发器的工作原理、行业应用以及相关参数测量方法!
CAN收发器的定义
CAN收发器是一种物理层接口芯片,位于CAN控制器(MCU)和CAN总线之间,如图1所示,主要功能包括:
发送方向:将MCU的TX数字信号转换为差分信号(CAN_H / CAN_L),并驱动总线;
接收方向:检测总线上的差分信号,转换为MCU可识别的RX数字信号;
电气隔离:提供抗干扰能力,保护MCU免受总线上的浪涌、EMI等影响。
图1 收发器工作示意图
工作原理:信号如何“翻译”?
发送过程(MCU →总线):
MCU通过TX引脚发送逻辑信号(0或1)。
收发器将逻辑信号转换为差分电压:
显性电平(逻辑0):CAN_H ≈ 3.5V,CAN_L ≈ 1.5V(差分电压≈2V);
隐性电平(逻辑1):CAN_H ≈ 2.5V,CAN_L ≈ 2.5V(差分电压≈ 0V)。
差分信号通过总线传输,抗干扰能力更强。
接收过程(总线→ MCU):
收发器检测总线上的差分电压(CAN_H - CAN_L)。
收发器将逻辑信号转换为差分电压:
若差分电压≥ 0.9V,判定为显性电平(逻辑0);<0.5V为隐性电平(逻辑1)。
通过RX引脚将信号传递给MCU。
CAN收发器的必要性:
CAN收发器不仅是简单的“数模转换器”,更是总线网络的“物理层守护者”,其功能直接关系到抗干扰能力、功耗、安全性和鲁棒性。在汽车、工业等严苛环境中,收发器的这些特性往往是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电气隔离与保护:
关键作用:确保总线在恶劣环境(如汽车、工业)下的可靠通信。
- ESD保护(±8kV以上)防止静电损坏;
- 共模电压抑制(如±12V),容忍节点间地电位差异;
- 抗瞬态干扰(通过ISO 7637标准),抵御电源突波、浪涌等。
信号完整性与稳定性优化:
关键作用:避免信号失真,降低通信错误率。
- 斜率控制:调节信号边沿速率,减少EMI辐射(如TJA1050的静默模式);
- 差分信号整形:消除抖动,确保CAN_H/CAN_L的对称性;
- 显性/隐性电平严格匹配(如显性≥0.9V,隐性≤0.5V)。
故障检测与系统安全:
关键作用:防止节点故障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 总线短路保护(对地、对电源、线间短路)并自动进入安全模式;
- 显性超时保护(Dominant Timeout):防止节点软件故障持续占用总线;
- 热关断:高温时自动禁用输出,保护芯片。
如何测量CAN收发器相关参数?
收发器模拟信号采集与分析:
ZPS-CANFD总线分析仪支持CAN、CANFD总线底层电气信号的采集,将CANH、CANL以及CANDiff的波形直观地展示在软件界面上,通过对波形的观察,能够对总线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以及故障定位,如图2所示:
图2 物理层电气信号
除此之外,ZPS-CANFD还可以对采集的波形进行分析,包括电平、边沿和对称性分析。如图3所示,能够实现CANDiff、CANH、CANL电平的测量以及显隐性SYM的测量:
图3 总线电平和对称性分析
如图4所示,可以实现CANH、CAHL和CANDiff波形的上升、下降时间测量:
图4 总线边沿测试
收发器延迟测量:
ZPS-CANFD总线分析仪,有两路DSO通道,可以将收发器的Rx和Tx信号通过DSO通道接入ZPS。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Rx和Tx信号的接收,直接测量收发器内部的时序,如图5所示,为收发器时序特性测量界面,能够实现对收发器延迟的测量。
图5 收发器延迟测量
总结
CAN收发器作为连接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的核心接口,承担着逻辑信号与差分电平转换、总线驱动、故障保护等关键功能,其性能直接影响通信质量和系统可靠性。
ZPS-CANFD总线分析仪可全面监测收发器相关参数,包括差分电平、信号完整性、总线阻抗匹配等电气特性,实时诊断短路、断路等物理层故障,并通过眼图分析、容错测试等手段评估收发器的抗干扰能力与稳定性。
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快速定位通信异常根源,还能优化收发器配置,显著提升CAN/CAN FD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开发和维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