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明知道对员工好,员工会更加卖力工作,为什么却天天想着怎么降薪?

人们往往将领导视作公司的化身,

反直觉的事实是——领导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集体利益,往往相互冲突

为什么会这样?

从领导的激励机制进行说明

图片来源:网络

大型企业,常采用流官制,让可造之材,在不同地区的分公司历练,相机选入总部,

现在,候选人小明,成为分公司总经理,任期三年

相当于,总部将这家分公司的业务,委托给小明处理,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总部是委托人,小明是代理人,通过年度考核等方式,验收小明的业绩。

考核指标有何特点

1、可量化,便于服众,

2、验收成本不能太高,否则总部得不偿失,

符合要求的指标有哪些?

分公司的年营收、净利润……

合乎逻辑地,这3年,小明会盯着这些指标,有的放矢,

为了自己的前途,拼命提升这些指标,

然而,这些指标,有时并不符合分公司的长期利益

比如,为了净利润,压缩用人成本便是可以接受的选择,

虽然,符合长期主义的做法,是给员工分润足够利益,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但,这符合分公司的长期利益,却可能损害小明的个人利益,

这3年,如果指标不够好看,他就得卷铺盖走人,

工作都没了,哪还顾得上长期主义

于是产生了题目所说的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自古以来,短期主义,便是流官制固有的弊病

地方操盘手的首要考虑,永远是自己的战绩

于是,任职早期,急功近利,

晚期,一心求稳,

有没有解决方案?

与流官制相对应,羁縻制,便可解决短期主义的问题,

在当地,扶持某个首领,给予任命。

职位上,准许世袭,赋税上,各种优惠

条件是,承认总部的权威。

然而,羁縻制的问题是——地方势力尾大不掉,容易产生地方割据

历朝历代,在这两种制度之间取舍,

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心、次中心地区,任命流官,

边远地区,实行羁縻,

底层逻辑,是总部与地方之间,永恒的权力博弈

如何既能保证总部的控制,又让地方不失活力?

这是经济学的一大课题。

回到本题,

其实,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并不限于领导

员工也经常面对这种情形,

之前有个项目,客户是一家车企

我们提供模块,对接客户的部门A。

模块最终用在汽车系统上,而A并非系统部门

有两次,应用出现问题,我们想和客户系统部门直接交流,

但A推三阻四,坚持要求由他们转达

当时想不通原因,后来了解背景,才知道,

A是那家车企新成立的部门,想把这个项目做得漂亮,好在领导面前邀功

他们不愿意让我们直接和其他部门对接,大概是想垄断我们提供的信息,不让其他部门染指这份功劳

理论上,我们和系统部门直接交流,可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这也符合那家车企的利益。

但,这不符合A的利益

因此,作为这个项目中,车企的代理人,A想方设法阻止这一交流,在部门利益与公司利益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部门利益

对现代企业这种科层制组织而言,委托-代理问题,是个永恒的难题。

关注@晏小北,理解芯片与经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晏小北

给小北加鸡腿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