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与状态查询类指令
| 指令 | 作用 | 响应 / 说明 |
|---|---|---|
AT | 测试模块通信是否正常 | 成功响应:OK(通信正常);无响应则通信失败 |
AT+GMR | 查询固件版本信息 | 返回内容:AT 版本、SDK 版本、厂商信息(如 “AT version:1.0.0.0 SDK version:2.0.0”) |
AT+CIFSR | 查询模块 IP 地址与 MAC 地址 | 响应格式:+CIFSR:STAIP,"xxx.xxx.xxx.xxx"(Station 模式 IP)+CIFSR:STAMAC,"AA:BB:CC:DD:EE:FF"(MAC 地址) |
AT+CWJAP? | 查询当前连接的 WiFi 信息 | 返回当前连接的 WiFi 的 SSID(热点名称)和 BSSID(路由器 MAC) |
AT+CWMODE? | 查询 WiFi 工作模式 | 返回模式编号(1=Station/2=AP/3=Station+AP) |
AT+CWSTATE? | 查询 WiFi 连接状态 | 返回连接状态(注:部分旧 SDK 不支持此指令) |
AT+CIPSTATUS | 查询 TCP/UDP 连接状态 | 返回当前所有连接的类型(TCP/UDP)、连接编号、目标 IP / 端口、连接状态 |
AT+PING="<IP地址>" | 测试网络连通性 | 示例:AT+PING="192.168.1.1",成功则返回丢包率、延迟等信息 |
AT+CWLAPO | 扫描周围可用 WiFi 热点 | 扫描结果包含:SSID(热点名称)、信号强度(RSSI)、加密方式、信道等 |
二、WiFi 连接配置类指令
1. 设置 WiFi 工作模式
- 指令格式:
AT+CWMODE=<mode> - 参数说明:
1:Station 模式(模块作为客户端,连接路由器)2:AP 模式(模块作为热点,供其他设备连接)3:Station+AP 模式(同时支持两种模式)
- 注意:设置后需重启模块(部分模块支持)或重新配置,指令才生效。
2. 连接指定 WiFi 热点
- 指令格式:
AT+CWJAP="<SSID>","<password>" - 关键要求:
SSID:WiFi 热点名称,必须用英文双引号包裹,不可遗漏password:WiFi 密码,同样需英文双引号包裹,区分大小写
- 示例:
AT+CWJAP="MyWiFi","12345678"(连接 SSID 为 “MyWiFi”、密码为 “12345678” 的 WiFi)
3. 断开当前 WiFi 连接
- 指令格式:
AT+CWQAP - 作用:断开模块当前连接的所有 WiFi 网络(仅 Station 模式有效)
4. 配置模块为 AP 热点
- 指令格式:
AT+CWSAP="<ssid>","<password>",<channel>,<encrypt> - 参数说明:
<ssid>:AP 热点名称(英文双引号包裹)<password>:AP 热点密码(长度需符合加密方式要求,英文双引号包裹)<channel>:WiFi 信道(1-13,如 “6”)<encrypt>:加密方式(0 = 无加密 / 2=WPA-PSK/3=WPA2-PSK/4=WPA-PSK+WPA2-PSK)
- 示例:
AT+CWSAP="ModuleAP","87654321",6,3(创建名为 “ModuleAP”、密码 “87654321”、信道 6、WPA2-PSK 加密的热点)
三、TCP/UDP 网络通信类指令
1. 设置多连接模式
- 指令格式:
AT+CIPMUX=<mode> - 参数说明:
0:单连接模式(仅支持 1 个 TCP/UDP 连接)1:多连接模式(最多支持 4 个连接,需配合连接编号使用)
- 注意:开启 TCP Server 必须先设置为多连接模式(
AT+CIPMUX=1)
2. 建立 TCP/UDP 连接
| 连接类型 | 指令格式 | 说明 |
|---|---|---|
| TCP 客户端 | AT+CIPSTART="TCP","<IP>","<port>" | 示例:AT+CIPSTART="TCP","192.168.1.100",8080(连接 IP 为 192.168.1.100、端口 8080 的 TCP 服务器) |
| UDP 连接 | AT+CIPSTART="UDP","<IP>","<port>"[,<local_port>] | 可选参数<local_port>:模块本地端口(如不填则自动分配);示例:AT+CIPSTART="UDP","192.168.1.100",9090,8888 |
3. 开启 TCP Server 服务
- 指令格式:
AT+CIPSERVER=<mode>,<port> - 前置条件:需先执行
AT+CIPMUX=1(多连接模式) - 参数说明:
<mode>:1 = 开启 TCP Server,0 = 关闭 TCP Server<port>:TCP Server 监听端口(如 “8080”)
- 示例:
AT+CIPSERVER=1,8080(开启端口 8080 的 TCP Server)
4. 发送数据
- 指令格式:
AT+CIPSEND=[<id>,]<length> - 参数说明:
<id>:连接编号(多连接模式下必填,从AT+CIPSTATUS获取;单连接模式可省略)<length>:要发送的数据长度(字节数)
- 操作流程:
- 发送指令(如单连接发送
AT+CIPSEND=10,表示要发送 10 字节数据) - 模块返回
>提示符后,输入要发送的数据 - 数据发送完成后,模块返回发送成功的提示(如 “SEND OK”)
- 发送指令(如单连接发送
5. 关闭连接
| 关闭方式 | 指令格式 | 说明 |
|---|---|---|
| 关闭当前连接 | AT+CIPCLOSE | 单连接模式下关闭唯一连接;多连接模式下关闭当前活跃连接 |
| 关闭指定连接 | AT+CIPCLOSE=<id> | 多连接模式下,通过连接编号<id>关闭指定连接;示例:AT+CIPCLOSE=2(关闭编号为 2 的连接) |
6. 设置透传模式
- 指令格式:
AT+CIPMODE=<mode> - 参数说明:
0:普通模式(需通过AT+CIPSEND指令发送数据,支持 AT 指令交互)1:透传模式(串口输入的所有数据会自动转发到网络,无需AT+CIPSEND;此时无法直接发送 AT 指令)
7. 退出透传模式
- 指令:
+++(三个英文加号,无回车换行) - 操作要求:
- 在透传模式下,直接发送
+++(不要加回车) - 等待 1-2 秒,模块返回
OK,表示退出透传模式,恢复为 AT 指令模式
- 在透传模式下,直接发送
- 注意:发送
+++前后需确保串口无其他数据,避免指令被干扰。
630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