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0你知道有哪些改进
改进
概括一下有如下改进:
- 压缩包体积更小(
20Kb => 10Kb) - 数据劫持的方式修改(
Object.defineProperty => Proxy) Virtual DOM重构,提供diff算法效率- 组件定义方式变更(
Options API => Function_Based API)
压缩包体积更小
当前最小化并被压缩的 Vue 运行时大小约为 20kB(2.6.10 版为 22.8kB)。Vue 3.0捆绑包的大小大约会减少一半,即只有10kB!
数据劫持的方式修改(Object.defineProperty => Proxy)
Vue 2.x中使用的Object.defineProperty有以下问题:
- 不能监听数组的变化,需要hack技术
- 只能监听目标对象一层的变化,需要递归调用
Object.defineProperty来实现深入监听 - 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来重新定义目标对象,造成了vm.$data的体积膨胀,如果遇到定义大量且层级复杂的场景(如echarts)会操作极大的性能消耗
Virtual DOM 重构,提供diff算法效率
vue的特点是底层为Virtual DOM,上层包含有大量静态信息的模版。为了兼容手写 render function,最大化利用模版静态信息,vue3.0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解决方案,将vdom的操作颗粒度变小,每次触发更新不再以组件为单位进行遍历,主要更改如下
- 将模版基于动态节点指令切割为嵌套的区块
- 每个区块内部的节点结构是固定的
- 每个区块只需要以一个
Array追踪自身包含的动态节点
组件定义方式变更(Options API => Function_Based API)
function based API的优势:
- 对
typescript更加友好,typescript对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都非常好,写Function-based API既是javascript又是typescript,不需要任何的类型声明,typescript可以自己做类型推导 - vue中的UI组件很少用到继承,一般都是组合,可以用Function-based API
options API中所有配置项都是key-value形式,不利于tree-shaking工具对其进行瘦身
Section 1
认识 Vue3
Performance比Vue2 runtime快了2倍- 重写了虚拟
dom的实现 - 编译模板的优化(运行时编译)
update性能提高 (在编译时给到需要更新的信息,render中_createVNode的传参,把动态的标记为PROPS)SSR速度提高
- 重写了虚拟
Tree Shaking按需编译代码TS SupportComposition ApiCustomer Render API自定义渲染器- 内置新特性组件
按需编译代码 (从 Vue 中到处函数来用)
用TypeScript 重写
ESlint Vue3.x
extends: [
'airbnb',
'plugin:vue/vue3-essential',
'plugin:vue/vue3-strongly-recommended',
],
VSCode 的 vetur 暂时还不支持 Vue3 或者我哪里配的不对,它总是强行把 Vue2.x 的 lint 给我过一遍,所以就,
settings.json 里:
"vetur.validation.template": false,
Fragment
<template>
<div>1</div>
<div>2</div>
</template>
Composition API
- 更好的逻辑服用与代码组织
- 更好的类型推导(函数对类型友好)
通过类型来组织代码,Options API,当代码量小的时候很友好,但代码量大时很难维护,反复横跳,一个功能被拆分到很多地方。
Composition API 解决了这个难题。同事也解决 Mixin 带来的副作用。本质是函数。
// 函数组件,从原生命周期抽离出共用的逻辑,本质是函数,容易复用
const sayHello = () => {
onMounted(() => {
console.log('hello');
});
};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
setup() {
sayHello()
// 创建响应式对象的方式
// 3点
// ref
// 值类型
const count = ref(0)
console.log('count', count);
// reactive / readonly
// {} [] 引用类型
const state = reactive({ time: 0 })
console.log('state', state);
const handleClick = () => {
count.value++
state.time++
}
// 响应式系统 api
// computed
const double = computed(() => {
return count.value * 2
})
// 监听double
watch(double, (value) => {
console.log('watch double', value);
})
return {
count,
state,
double,
handleClick,
}
}
})
Vue Test Utils Next(VTU) 单元测试
测试功能,不是测试细节。主要是为了避免新功能影响旧功能。
一个组件:
- 输入 ->
props/ 用户交互 - 输出 ->
dom渲染 /Events(emit)
TDD:Test-driven development 从使用者角度思考
- 先写测试 (根据用户使用的方式 user story)
- 写逻辑让测试通过
- 重构
TDD模式 重构 Element UI Button
- 拆分需要实现的功能
- 可以显示
slot的内容 - 设置
size - 设置
type - 是否 圆角、
plain、disabled、…
Section 2
Custom Render APIVue3源码
Custom Render API
自定义渲染,用户可自定义渲染目标平台(比如Canvas)
createRenderer- 接口
createElementinsertpatchProp
Vue3.0中比较重要的改进
1,压缩包体积更小
当前最小化并被压缩的 Vue 运行时大小约为 20kB(2.6.10 版为 22.8kB)。Vue 3.0捆绑包的大小大约会减少一半,即只有10kB!
2,Object.defineProperty -> Proxy
Object.defineProperty是一个相对比较昂贵的操作,因为它直接操作对象的属性,颗粒度比较小。将它替换为es6的Proxy,在目标对象之上架了一层拦截,代理的是对象而不是对象的属性。这样可以将原本对对象属性的操作变为对整个对象的操作,颗粒度变大。
javascript引擎在解析的时候希望对象的结构越稳定越好,如果对象一直在变,可优化性降低,proxy不需要对原始对象做太多操作。
3,Virtual DOM 重构
vdom的本质是一个抽象层,用javascript描述界面渲染成什么样子。react用jsx,没办法检测出可以优化的动态代码,所以做时间分片,vue中足够快的话可以不用时间分片。
传统vdom的性能瓶颈:
虽然 Vue 能够保证触发更新的组件最小化,但在单个组件内部依然需要遍历该组件的整个 vdom 树。
传统 vdom 的性能跟模版大小正相关,跟动态节点的数量无关。在一些组件整个模版内只有少量动态节点的情况下,这些遍历都是性能的浪费。
JSX 和手写的 render function 是完全动态的,过度的灵活性导致运行时可以用于优化的信息不足
那为什么不直接抛弃vdom呢?
高级场景下手写 render function 获得更强的表达力
生成的代码更简洁
兼容2.x
vue的特点是底层为Virtual DOM,上层包含有大量静态信息的模版。为了兼容手写 render function,最大化利用模版静态信息,vue3.0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解决方案,将vdom的操作颗粒度变小,每次触发更新不再以组件为单位进行遍历,主要更改如下
将模版基于动态节点指令切割为嵌套的区块
每个区块内部的节点结构是固定的
每个区块只需要以一个 Array 追踪自身包含的动态节点
vue3.0将 vdom 更新性能由与模版整体大小相关提升为与动态内容的数量相关
4, 更多编译时优化
Slot 默认编译为函数:父子之间不存在强耦合,提升性能
Monomorphic vnode factory:参数一致化,给它children信息,
Compiler-generated flags for vnode/children types
5,选用Function_based API
为什么撤销 Class API ?
1,更好地支持TypeScript
Props 和其它需要注入到 this 的属性导致类型声明依然存在问题
Decorators 提案的严重不稳定使得依赖它的方案具有重大风险
2,除了类型支持以外 Class API 并不带来任何新的优势
3,vue中的UI组件很少用到继承,一般都是组合,可以用Function-based API
Function_based API示例如下
1,vue3.0将组件的逻辑都写在了函数内部,setup()会取代vue2.x的data()函数,返回一个对象,暴露给模板,而且只在初始化的时候调用一次,因为值可以被跟踪。
2,新的函数api:const count = value(0)
value是一个wrapper,是一个包装对象,会包含数字0,可以用count.value来获取这个值。在函数返回的时候会关心是value wrapper,一旦返回给模版,就不用关心了。
优点:即使count包含的是基本类型,例如数字和字符串,也可以在函数之间来回传递,当用count.value取值的时候会触发依赖,改值的时候会触发更新。
3,计算属性返回的也是这个值的包装。
4,onMounted生命周期函数直接注入。
Function-based API 对比Class-based API有以下优点
1,对typescript更加友好,typescript对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都非常好,写Function-based API既是javascript又是typescript,不需要任何的类型声明,typescript可以自己做类型推导。
2,静态的import和export是treeshaking的前提,Function-based API中的方法都是从全局的vue中import进来的。
3,函数内部的变量名和函数名都可以被压缩为单个字母,但是对象和类的属性和方法名默认不被压缩(为了防止引用出错)。
4,更灵活的逻辑复用。
目前如果我们要在组件之间共享一些代码,则有两个可用的选择:mixins 和作用域插槽( scoped slots),但是它们都存在一些缺陷:
1,mixins 的最大缺点在于我们对它实际上添加到组件中的行为一无所知。这不仅使代码变得难以理解,而且还可能导致名称与现有属性和函数发生冲突。
2,通过使用作用域插槽,我们确切地知道可以通过 v-slot 属性访问了哪些属性,因此代码更容易理解。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我们只能在模板中访问它,并且只能在组件作用域内使用。
高阶组件在vue中比较少,在react中引入是作为mixins的替代品,但是比mixins更糟糕,高阶组件可以将多个组件进行包装,子组件通过props接收数据,多个高阶组件一起使用,不知道数据来自哪个高阶组件,存在命名空间的冲突。而且高阶组件嵌套得越多,额外的组件实例就越多,造成性能损耗。
下面以一个鼠标位置侦听的案例演示vue3.0中的逻辑复用
以上就是vue3.0中比较重要的改进,我会在后面的文章中结合具体代码详细为大家讲解vue3.0更多新的使用方法。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共勉。
21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