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喻锦宜 睿创咨询
导言
Introduction
智己逆势爆发,背后不是运气,而是上汽导入IPD后的体系觉醒。2025年2月上汽集团牵手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今年是上汽集团变革年,也是无数企业产品型车企的成型年。您的企业,准备好了吗?
正文字数 | 1981字
预计阅读 | 5分钟
2025年已过半,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却愈发“内卷”:价格战不断下探、技术堆料层出不穷。但就在这场赛道“失速”的同时,一匹被很多人低估的黑马,悄然登上了榜单——上汽集团开发的智己L6、LS6“双车齐发”,成功跻身20万以上纯电轿车与中大型SUV销量Top3,力压极氪、小鹏、蔚来等明星品牌。
智己的逆势上扬,并不只是车型做得好那么简单。更深层的答案,藏在上汽集团“自我革命”式的改革中。
2025年,学习华为的商业大军中多了一位重磅选手:这家中国传统汽车巨头,正悄然完成一次战略重构——牵手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今年2月双方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上汽集团全面导入IPD体系,让“产品定义”成为真正的核心能力。
上汽集团学什么呢?在华为的管理方法论中,有两个最引以为傲的流程: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和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流程IPMS(Integrated Product Marketing & Sales)。
来源:华为《系统新视界》
IPD是以市场需求为驱动,跨部门协同的高效产品开发流程,后者是互联网时代打造销量爆款的营销模式,同样具备快速响应、跨部门协同等优点。
6月交付数据显示,智己LS6与L6分别稳居细分市场TOP3、TOP2,不仅价格带打进20万+,配置和技术更是标配“灵蜥数字底盘”、IM AD 3.0辅助驾驶、四轮转向等“黑科技”,实现了从高端溢价到大众化普及的技术平权。
对用户来说,这是一辆“能打”的车;对行业来说,这是一个信号:传统大厂真的动起来了。而这场变革的发动机,正是2025年上汽和华为联合推动的一整套体系重构。
过去,上汽靠合资起家,擅长制造和成本控制,但在“产品定义”上,长期依赖外方。
进入新能源时代,用户主导逻辑下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竞争”成为主旋律,上汽必须回答一个根本问题:怎么造出客户真正想买的车?
答案是——重构流程。
2025年2月,上汽集团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除了技术协同,更重要的是方法论协同——引入华为核心研发体系: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
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整套机制变革:
-
组织上:组建“大乘用车板块”,将荣威、飞凡、MG、研发总院、海外业务五指成拳,打通营销、研发、制造、财务等关键角色,形成产品定义与交付一体化。
-
流程上:从“拍脑袋立项”转向“客户共创定义”,所有产品立项都以市场洞察和真实客户访谈为起点,导入“USP-客户价值主张”机制。
-
项目上:以飞凡RC7为试点,全面使用IPD流程,打造“第五界”车型,有望成为鸿蒙智行模式下的新爆款。
贾健旭总裁的判断直白而有力:“我们不再是画图纸的上汽,而是和用户一起定方向的上汽。”
IPD体系最核心的价值在于三个关键词:
-
集成:产品不是某个部门的事,而是市场、研发、制造、服务的协同战;
-
前置:客户洞察前置、USP(独特卖点)前置、营销团队前置,打通全流程;
-
价值导向:所有产品必须回答“客户凭什么买你”,不能只靠技术炫技。
在这场改革中,“项目型管理”向“产品型管理”过渡,意味着决策不再由单一研发驱动,而是由懂客户、懂竞争、懂资源配置的“产品型领导”掌舵。
IPD的价值不是写在PPT里,而是写在产品里。2025年,上汽集团将飞凡RC7(内部代号ES37)作为IPD体系导入的首个试点项目,以此验证流程变革是否真正提升产品力。
RC7原本是2024年就规划上市的纯电SUV,因品牌整合一度搁置。但在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后,项目被正式重启,明确采用智选车合作模式,由华为参与产品定义,并由上汽团队全面执行IPD流程。
飞凡RC7项目的三个关键变化,清晰体现了IPD体系的作用:
-
从“拍脑袋立项”到“客户共创定义”:
产品定义不再由内部“专家闭门决策”,而是组织客户访谈、竞品分析、用户场景推演,明确目标用户与USP。
-
从“部门流水线”到“集成团队作战”:
项目组由市场、研发、制造、采购、服务五大职能联合构成,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开发模式。
-
从“功能对齐”到“价值差异化”:
RC7不仅关注性能与智能配置,更强调与华为生态的协同体验,形成差异化客户价值定位,有望成为“第五界”爆款。
这不仅是飞凡品牌的重启,更是上汽体系能力的一次验证:IPD不是概念,而是打造“打得赢产品”的方法论起点。
睿创咨询在20余年的IPD体系导入实践中始终强调:真正强大的产品,不只是技术力,而是组织能力的体现。2025产品型领导巅峰训战营!
而在组织能力中,最核心的角色,是产品型领导者——那些既懂市场又懂节奏、既能整合资源又能定义方向的操盘手。
我们看见,上汽的智己销量创佳不是偶然,而是体系能力觉醒的开始。
让产品打得赢,组织必须变;
让改革落得下,产品必须赢。
2025年,是上汽集团的变革年,也是无数企业产品型车企的成型年。您的企业,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