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ingJS 1.0 为降低3D门槛而生
2018年,ThingJS API 1.0极大地降低了3D可视化应用开发门槛!通过高度的功能封装,其他引擎用千余行代码实现的功能,在ThingJS中只用一行代码就能搞定!不仅如此,通过简化场景加载、自定义物体创建、自定义层级切换等一系列逻辑设计,让没有 3D 开发经验的人,也能快速开发出自己想要的物联网3D可视化应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浪潮,我们希望ThingJS能提供更多样的垂直行业场景管理能力,成为更开放的数字孪生引擎。所以,2020年底,开始进行2.0的研发升级,从「性能、架构、功能」三方面全面提升ThingJS2.0的灵活性,使其成为更适合于数字孪生应用的引擎。
二、ThingJS 2.0全面进化 更适合数字孪生应用

①API2.0接口开放量创新高
此前1.0的接口量是700+,而2.0接口开放量超1000+,功能新增45%,并在此基础上简化开发逻辑,大大提升开发效率,未来还将持续新增。
②采用模块化架构,组件级灵活扩展
API 2.0 进行了模块化架构升级,当API功能不满足需求时,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组件、插件、预制件等方式灵活扩展。
之前,ThingJS1.0 的开发者只能自己找方法去扩展和复用功能,没有提供推荐方式。现在,ThingJS2.0中提供了组件的方式,可以为物体进行扩展,自由掌控组件的生命周期;还提供了插件的方式,可以对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进行复用,如电梯、停车场等;还提供了预制件,可以预先准备好一个具有功能的物体模板,使用时候拿起就用。

ThingJS API 2.0在1.0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进化,更适合数字孪生应用。新特性包括接口数量超过1000+,模块化架构支持组件、插件和预制件的灵活扩展,以及支持UE/Unity/WebGL渲染引擎的切换。T3D渲染引擎针对WebGL端数字孪生应用进行了优化设计,未来将支持物理系统、WebXR和节点式材质编辑器等功能。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