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个好朋友聊了下项目的进展,我们是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再看时间周期和能达成的预计效果。
感悟颇多,像这些经常做项目的人来说,大家看到的不是可以短期内去盈利,而是这件事情可以做到多大的方式,既然决定要做了,有没有一些用经济来代替时间的方法。以最小的边际成本换回增量的多少。
以后的行业,从来比拼的都是硬实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技巧都可以说是毫无技巧,但是我们还是要考虑对于普通人,以小博大的结果,到底在哪里。就像最近我们开始谈论的电商问题,可以分为个体去操作,也可以以公司旗舰店来操作,这样的话,所付出的成本或者说是需要的材料资质就会很多,这是一个选择。
都是在做一个行业,广告联盟也好,电商也好,并不是说我进入到这个行业就是在这个行业了,行业里面也区分着上下游和产品的不同,对于联盟,有免费注册类,也有付费转换类,有单纯的去做任务,也有去运营联盟平台,也有直接做到广告主,有cpl 也有cps,不一样的产品,设置环境一样后续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不一样。同理,电商类,做日用百货和3c类的运营手段,垫资周期能一样吗?对外都是做的广告联盟或者是电商,就看我们在哪个区间罢了。
同样的水,放到什么瓶子,场合不一样,提供的价值也不一样。
水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解渴,添加茶叶,就成了休闲,添加咖啡,又成了小资,倒到三碗不过岗的碗里,就成了生活。再放点粮食,发酵一下,就成了酒过三巡,水还是那个水,加入的东西不一样,所在的环境也不一样了之后,会产生质的变化。
我们每个人认知能力有限,就像一个圆,自己的半径永远在自己可以承受范围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时刻增加着自己的R值,因为接触到的面积越来越多,更能清楚我们自己的不可控范围内。
有句话很残酷,但是依然有道理,认知永远决定我们有什么,能带来什么和可以做什么,有时候先提高自己,做事情才会事半功倍。
做任何事情,先预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再看到底能不能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坚持,还有自己的位置摆放在哪里,然后剩下的就是自己努力了。
愿你我可以越来越好,江湖路远,他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