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南京师范大学展示“数字庐山地理综合实习平台”时,传统教育模式正在被解构——虚拟仿真技术使野外实习资源利用率提升60%,AI学伴系统让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这场变革背后,是教育部公布的100个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带来的深刻启示:教育不再是标准化的流水线,而是个性化的认知增强工程。
一、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突破
某大学在《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中构建知识图谱,AI助教实时追踪学生错题,动态生成专属学习路径。学生A因“神经网络”知识点薄弱,系统自动推送关联的微课和习题,最终该生学习效率提升45%。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示例代码(使用Python和机器学习库):
python
import pandas as pd |
|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
|
# 读取学生学习数据(假设数据已存在) |
|
data = pd.read_csv('student_learning_data.csv') |
|
# 使用K-Means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