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筛法求素数

线性筛选算法高效求素数
线性筛法是一种优化的求素数方法,相比%2~sqrtn算法,它大大减少了时间复杂度。当需要构建素数表时,线性筛选法通过找出素数并排除其倍数来提高效率。

求素数是比较基本的内容,有时候我们会需要打一个素数表。一般如果n比较小我们会使用(%2~sqrtn)这种算法,简单但是时间耗费很多,复杂度是O(n^2)。这里介绍一种筛选求素数法,基本要点是,如果找到一个素数如3,那么就往后筛出所有3的倍数。

一般筛选求素数:

void init()
{
	memset(prim, true, sizeof(prim));
	for (int i = 2; i*i <= maxn; i++)
	{
		if (prim[i])		//如果是素数就把其倍数全删掉
			for (int j = i; i*j <= maxn; j++)//j从i开始可以避免一部分重复
				prim[i*j] = false;
	}
}
这个方法比一般的打表法快,但运算中间有大量重复,如:i=2时,筛除30=2*15,但i=5时,筛除30=5*6,重复的标示了。
void init()
{
	for (int i = 2; i < maxn; i++)
	{
		if (!map[i])
		{
			for (int j = i; j < maxn; j+=i)
				map[j] = map[j / i] + 1; //这样还可以统计i由几个素因子构成
		}
	}
}

线性筛选求素数:

void init()
{
	memset(notprim, false, sizeof(notprim));
	int cnt = 0;
	for (int i = 2; i <= maxn; i++)
	{
		if (!notprim[i]) prim[cnt++] = i;		//如果是素数直接赋值
		for (int j = 0; j < cnt&&i*prim[j] <= maxn; j++)//如果是合数,将前面所有的素数乘当前i筛去
		{
			notprim[i*prim[j]] = true;
			if (i%prim[j] == 0)	//关键处:如果当前合数中出现前面已经出现的素数就跳出
				break;
		}
	}
}
首先要明确,所有合数都可以由素数相乘得到。
所以如果 i 是合数,此时 i 可以表示成递增素数相乘 i=p1*p2*...*pn, pi都是素数(2<=i<=n), pi<=pj ( i<=j ),p1是最小的系数。
根据“关键处”的定义,当p1==prim[j] 的时候,筛除就终止了,也就是说, 只能筛出不大于p1的质数*i
我们可以直观地举个例子。i=2*3*5,此时能筛除 2*i ,不能筛除 3*i,如果能筛除3*i 的话,当 i' 等于 i'=3*3*5 时,筛除2*i' 就和前面重复了。

例子:POJ2909
题目要求输入一个数,输出有几种方案,使这个数能等于两个素数相加
15362476Seasonal2909Accepted212K0MSC++646B2016-04-07 08:09:05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define maxn 2<<14
bool notprim[maxn];
int prim[maxn];

void init()
{
	memset(notprim, false, sizeof(notprim));
	int cnt = 0;
	for (int i = 2; i <= maxn; i++)
	{
		if (!notprim[i]) prim[cnt++] = i;		//如果是素数直接赋值
		for (int j = 0; j < cnt&&i*prim[j] <= maxn; j++)//如果是合数,将前面所有的素数乘当前i筛去
		{
			notprim[i*prim[j]] = true;
			if (i%prim[j] == 0)	//关键处:如果当前合数中出现前面已经出现的素数就跳出
				break;
		}
	}
}

int main()
{
	int n;
	init();
	while (scanf("%d", &n), n)
	{
		int num = 0;
		for (int i = 2; i * 2 <= n; i++)
			if (!notprim[i] && !notprim[n - i])
				num++;
		printf("%d\n", num);
	}
	return 0;
}




线性筛法(也称为欧拉筛法)是一种高效的素数筛选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为 $O(n)$,能够在线性时间内筛选出 $1$ 到 $n$ 之间的所有素数。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遍历每个数,并将合数仅被标记一次,从而避免重复筛除,提高效率。 以下是一个使用 C++ 实现线性筛法的示例代码: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std::vector<int> linear_sieve(int n) { std::vector<bool> is_prime(n + 1, true); // 用于标记每个数是否为素数 std::vector<int> primes; // 存储素数列表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is_prime[i]) { primes.push_back(i); // 如果i是素数,加入素数列表 } // 遍历当前已找到的素数列表 for (size_t j = 0; j < primes.size() && i * primes[j] <= n; ++j) { is_prime[i * primes[j]] = false; // 标记该合数 if (i % primes[j] == 0) { break; // 确保每个合数只被其最小的质因数筛除一次 } } } return primes; // 返回n以内的所有素数 } int main() { int n; std::cout << "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 std::cin >> n; std::vector<int> primes = linear_sieve(n); std::cout << "1到" << n << "之间的素数有:" << std::endl; for (int prime : primes) { std::cout << prime << " "; } std::cout << std::endl; return 0; } ``` ### 代码说明: 1. **标记数组 `is_prime`**:用于记录每个数是否为素数,初始时设为 `true`。 2. **素数列表 `primes`**:存储筛选出的素数。 3. **外层循环**:从 $2$ 到 $n$ 遍历每个数 $i$。 4. **内层循环**:对于每个素数 $p$,标记 $i \times p$ 为合数;当 $i$ 能被当前素数整除时,停止内层循环以避免重复标记。 5. **输出结果**:将筛选出的素数打印出来。 ### 算法特点: - **高效性**:每个合数只会被其最小的质因数筛除一次,因此时间复杂度为 $O(n)$。 - **空间复杂度**:需要一个大小为 $n+1$ 的布尔数组来标记素数,因此空间复杂度为 $O(n)$。 通过该算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大规模的素数筛选问题,适用于对性能要较高的场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