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徐志摩

本文讲述了中学时徐志摩作品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介绍了他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创立新月派的贡献。也提及他抛妻弃子的争议,分析了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悲剧。强调应客观全面看待一个人、一个问题,要有自己的判断。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印象中徐志摩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徐志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名字,那么一个具有才华和能力,从他的作品里感受到他那浪漫的文艺气息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无不令我们这些初入青春期的孩子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每次一想到他,脑海中始终都会浮现其在《再别康桥》里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那个教室,听着语文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
再别康桥
后来自己又特意去查看了一下徐志摩的个人简介,生于1897年,于1931年飞机失事罹难。因家境优越,从小徐志摩便接受到了最先进的思想教育,后来留洋海外,在美国和英国求学,受到了欧美浪漫主义情怀和唯美派的影响,从美国的希密尔顿到欧洲的雪莱和拜伦,都可以从他的诗中体会出来。
师从近代著名的文学大家梁启超,梁先生对其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我们所是值得郁达夫同学,胡适、梁实秋、闻一多等都是好友,现代我们所熟知的金庸先生和琼瑶女士均为亲戚。创立了新月派,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他的一生是极其的辉煌亮丽。
徐志摩
我们从文章中就能感受到的徐志摩是他所显示出来的样子,那么他的另一面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也浏览过几篇批评他的,说到徐志摩抛妻弃子,冷酷无情,我们也无法反驳。徐志摩的感情生活确实比较的丰富,最出名的就是我们知道的和林徽因之间的故事,但我还是想从头开始说上一说。这也是我最想说的部分。
徐志摩在小的时候受到家庭的缘故,因家境优越由父母包办了婚姻,于1915年和一位同样家境较好的张幼仪结为夫妻,但对于接受了新思想和新事物的徐志摩而言,却并不满意,十分鄙弃张幼仪,一心想着离开家,走向远方,但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在张幼仪有了身孕之后才得以外出求学,离开他所认为的封建之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未来生活。后来徐志摩来到美国访学,张幼仪在1920年冬来看望他,但此时的徐志摩已与林徽因陷入热恋,在其妻怀第二个孩子3个月的时候,不顾其他,坚持离婚,张不肯,徐就收拾包袱独自飞去欧洲,留下已有身孕的张幼仪一人不顾。1921年张幼仪产期降至不得已求助于家人,才由美国飞向欧洲,后在柏林产子。并于1922年和徐志摩离婚。
但张幼仪真有徐评价的那么不堪吗?恰恰相反,前面也提到,张幼仪家境优越,祖父是知县,父亲是医生,兄弟们都是政界有名的人物,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是因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勤劳善良、举止端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然对于徐志摩来说确是毫无情趣可言,徐志摩只是对封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反感加于张幼仪身上,只能说是一个悲剧吧。离婚后的张幼仪在兄长的帮助下学习德语,后来返回上海从事商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当时的徐志摩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教书赚钱,令人嗟吁,张幼仪在徐志摩去世后也为徐志摩的父母养老送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最爱的人,伤你最深;能伤你最深的,才是你最爱的人。二者何为正解?也许,爱与伤害,从来都是相伴而生。
当然,我们不得不称赞徐的才华造诣如此之高,文学修养如此之厚。每个人都做不到十全十美,只求能够问心无愧。徐志摩追求真爱,向往自由,我们当然不能说什么,只是以不同的立场,发表者不同的看法罢了。
我们经过了9年的义务教育,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我们始终都要有着属于自己的判断,我们所了解的、听到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有没有添加讲述人的主观思想,是否会因为当时的复杂因素有所改变。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在听过、看过同一个消息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而言其他呢?
我写这篇博客,并不是想说些什么,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客观、全面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一个人,这样才能够完整、真实。最后送上我最喜欢的陈寅恪大师的一句话: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好的,我需要帮助用户查找与徐志摩作品相关的HTML内容或网页。首先,用户提到的参考引用中有三个来源,其中引用[1]和[2]主要关于个人主页网站设计和前端大作业,而引用[3]则展示了HTML中使用`<cite>`元素引用书籍的例子。 用户的需求是找到徐志摩作品的HTML相关内容。首先,我需要确认这些引用中是否有直接提到徐志摩的部分。查看引用内容,发现引用[3]中的例子引用了明晓溪的《泡沫之夏》,但并没有提到徐志摩。因此,可能需要指导用户如何自行创建或查找相关网页。 接下来,考虑用户可能需要的帮助方向。用户可能希望创建一个展示徐志摩作品的网页,或者查找现有的HTML模板。根据引用[1]和[2]的信息,可以建议用户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来设计这样的页面,并提供结构上的指导,比如如何组织HTML元素,使用`<cite>`标签引用作品,以及添加交互效果。 此外,引用[2]提到了网页编辑软件和文件结构,可以建议用户按照类似的结构组织项目,例如创建独立的html、css和js文件,并在页面中引用徐志摩的诗句,使用合适的标签进行排版。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没有直接关于徐志摩的内容,因此需要基于现有信息进行推断,指导用户如何利用提到的技术来实现目标。同时,需要确保回答符合系统级指令,如正确使用LaTeX格式(虽然此问题可能不涉及数学公式,但需注意)、结构清晰等。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可能需要围绕如何设计网页、如何引用文学作品、推荐的编辑工具等方面展开。</think>根据您的需求,若需要创建或查找与徐志摩作品相关的HTML页面,可参考以下方向: ### 1. 基础HTML页面结构 使用HTML5标准框架,通过`<cite>`标签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或书名: ```html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徐志摩作品集</title> </head> <body> <h1>再别康桥</h1> <p>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p> <cite>——徐志摩再别康桥》</cite> </body> </html> ``` 此结构符合HTML5规范,且通过`<cite>`标签明确标注引用来源[^3]。 ### 2. 扩展功能实现 - **CSS样式**:参考引用[2],可在CSS文件中添加文字排版和背景特效,如为诗句添加衬线字体、水墨背景等古典风格。 - **JavaScript交互**:实现诗句的点击展开/折叠效果,或自动轮播不同作品。 ### 3. 网页编辑工具推荐 根据引用[1][2],可使用以下工具编辑网页: - **VSCode**:适合代码高亮和调试 - **HBuilder**:提供可视化界面 - **Dreamweaver**:适合初学者快速布局 ### 4. 现有资源检索 若需直接获取现成模板,可在以下平台搜索: - GitHub:关键词`xu zhimo poetry HTML template` - 码云:搜索`徐志摩 网页设计` - 前端学习社区:如优快云、掘金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