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给你一个按升序排序的整数数组 num(可能包含重复数字),请你将它们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子序列,其中每个子序列都由连续整数组成且长度至少为 3 。
一个子序列是从原始数组挑选一部分(也可以全部)元素而不改变相对位置形成的新数组
如果可以完成上述分割,则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
示例 1:
输入: [1,2,3,3,4,5]
输出: True
解释:
你可以分割出这样两个连续子序列 :
1, 2, 3
3, 4, 5
示例 2:
输入: [1,2,3,3,4,4,5,5]
输出: True
解释:
你可以分割出这样两个连续子序列 :
1, 2, 3, 4, 5
3, 4, 5
示例 3:
输入: [1,2,3,4,4,5]
输出: False
说明:
输入的数组长度范围为 [1, 10000]
输入说明
首先输入num的长度n,然后输入n个整数
输出说明
输出“true”或“false”,不包括引号。
输入范例
8
1 2 3 3 4 4 5 5
输出范例
true
实现思路
参考LeetCode官方题解
遍历数组中的数据x,若存在一个以x-1为结尾的子序列,则将x插入以x-1为结尾的子序列,若存在多个以x-1为结尾的子序列,为了让最短的子序列尽可能的长,应该将x插入其中最短的子序列。
a. 如何记录最短的子序列?
可以用堆,为子序列的结尾数据维护一个最小堆,堆顶就是该数据的最短的子序列。
哈希表的键为子序列的最后一个数字,值为最小堆,用于存储所有的子序列长度,最小堆满足堆顶的元素是最小的,因此堆顶的元素即为最小的子序列长度。
具体步骤:
如果哈希表中存在以 x−1 结尾的子序列,则取出以 x−1 结尾的最小的子序列长度,将子序列长度加 1 之后作为以 x 结尾的子序列长度。此时,以 x−1 结尾的子序列减少了一个,以 x 结尾的子序列增加了一个。
如果哈希表中不存在以 x−1 结尾的子序列,则新建一个长度为 1 的以 x 结尾的子序列。
b. 为什么用unordered_map
内部实现了哈希表,因此其查找速度非常的快。对于查找问题,unordered_map 会更加高效一些,因此遇到查找问题,常会考虑一下用unordered_map
实现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vector>
#include<queue>
#include<unordered_map>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bool fun(vector<int> &nums){
if(nums.size() < 3) return false;
unordered_map<int,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greater<int>>>mymap;
for(int i = 0;i<nums.size();i++){
if(mymap.find(nums[i])==mymap.end()){
mymap[nums[i]] =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greater<int>>();
}
if(mymap.find(nums[i] - 1)==mymap.end()){
mymap[nums[i]].push(1);
}else{
int minlen = mymap[nums[i] - 1].top();
mymap[nums[i] - 1].pop();
if(mymap[nums[i] - 1].empty()){//若数字nums[i] - 1的队列为空,需要删除
mymap.erase(nums[i] - 1);
}
mymap[nums[i]].push(minlen + 1);
}
}
for(auto it = mymap.begin();it!=mymap.end();++it){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greater<int>> p = it->second;
if(p.top() < 3)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int n,temp;
cin>>n;
vector<int> nums;
for(int i = 0;i<n;i++){
cin>>temp;
nums.push_back(temp);
}
bool res = fun(nums);
if(res){
cout<<"true";
}else{
cout<<"false";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