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聚类的思想与一般步骤

一、分层聚类基本思想

分层聚类,也称为层次聚类或系统聚类,是一种按照层次关系进行的聚类分析方法。SPSSAU(在线SPSS)平台提供的分层聚类方法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1. 适用场景
    • 既可用于对样本聚类(案例聚类)
    • 也可用于对指标变量聚类(变量聚类)
    • 特别适合需要探索数据结构层次关系的研究
  2. 与K-means的区别
    • 不需要事先指定聚类数(K值)
    • 通过树状图直观展示聚类过程
    • 提供更全面的数据结构视角 

二、SPSSAU分层聚类操作步骤

步骤1: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1. 数据要求
    • 聚类变量必须为定量数据
    • 建议样本量不宜过大(通常<1000)
  2. 标准化处理
    • 原则建议进行标准化
  3. SPSSAU操作
  1. 登录SPSSAU平台
    2. 选择"进阶方法" → "分层聚类"
    3. 将分析变量拖入右侧分析框
    4. 设置聚类个数(默认3类,可调整)
    5. 点击"开始分析"

步骤2:确定聚类个数

  1. 关键输出解读
    • 聚类类别分布表:显示各变量/样本被归入的类别
    • 树状图:最重要的判断依据
  2. 树状图判读技巧
    • 画一条垂直竖线穿过树状图
    • 观察竖线与水平线的交叉点数量
    • 交叉点数量即为建议的聚类数
  3. 决策原则
    • 结合专业知识和实际需求
    • 参考不同聚类数下的分组合理性
    • 选择最有解释力的分类方案

步骤3:结果解释与降维应用

  1. 变量聚类应用
    • 识别高度相关的变量组
    • 从每组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变量
    • 实现数据降维目的
  2. 案例应用(啤酒评价案例):
    • 初始变量:价格、钠含量、酒精含量、卡路里
    • 聚类结果:
      • 第1类:价格(单独)
      • 第2类:钠含量(单独)
      • 第3类:酒精含量和卡路里
    • 降维决策:保留价格、钠含量、酒精含量,剔除卡路里
  3. 样本聚类应用
    • 识别样本中的自然分组
    • 为后续差异分析提供基础

三、SPSSAU分层聚类优势

  1. 智能化处理
    • 提供直观的可视化结果
  2. 灵活调整
    • 允许用户自定义聚类数
    • 支持反复尝试不同分类方案
  3. 专业解读
    • 提供详细的统计指标
    • 辅助用户做出合理决策

通过SPSSAU(在线SPSS)平台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研究者可以高效地探索数据内在结构,为后续分析提供坚实基础。无论是变量降维还是样本分类,分层聚类都是探索性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