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回归分析具体示例与步骤
分层回归分析是一种逐步引入自变量的回归分析方法,常用于研究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示例,详细介绍如何在SPSSAU(在线SPSS)中进行分层回归分析。
示例背景
假设我们想研究“团队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性别”可能会干扰二者的关系,因此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
具体步骤
- 准备数据
- 确保数据已经录入SPSSAU(网页SPSS)平台。
- 变量包括:
- 因变量(Y):创新绩效(定量数据)
- 控制变量:性别(定类数据)
- 研究变量:团队合作(定量数据)
- 进入分层回归分析模块
- 在SPSSAU(在线SPSS)平台,选择【进阶方法】→【分层回归】模块。
- 设置变量
- 将因变量“创新绩效”放入【Y(定量)】框。
- 将控制变量“性别”放入【分层1(定量/定类)】框。
- 将研究变量“团队合作”放入【分层2(定量/定类)】框。
- 开始分析
- 点击【开始分析】按钮,SPSSAU(网页SPSS)将自动进行分层回归分析。
- 结果解读
- 模型拟合情况:查看各模型的R平方值变化,判断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解释力度。
- 变量显著性:分析各变量的显著性(P值),判断其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 影响方向:通过回归系数B值判断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正相关或负相关)。
示例结果
假设分析结果如下:
- 模型1:仅包含控制变量“性别”,R平方为0.20,说明性别对创新绩效的解释力度为20%。
- 模型2:加入研究变量“团队合作”,R平方增加到0.35,△R平方为0.15,说明团队合作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解释力度。
结论
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团队合作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性别作为控制变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创新绩效的变异。
注意事项
- 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时,需确保数据满足回归分析的基本假设(如线性、独立性、正态性等)。
- 控制变量应放在较低的分层,研究变量放在较高的分层,以便准确评估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