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之KNN算法及TensorFlow实战

本文介绍了K近邻(KNN)算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分类和KNN方法的详细解释,强调了KNN与K-means聚类的区别。通过使用sklearn库实现了KNN算法,并对TensorFlow的易用性提出了批评。文章提供了sklearn官方示例的简化版,同时指出TensorFlow中未找到内置的KNN功能,并分享了一个第三方实现的GitHub链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首发于我的科学网博客,不知道为啥被屏蔽了,以后逐渐退出科学网博客

 

K近邻算法-监督学习-分类方法

 

一、分类

要训练的数据已经标记好了,标签的种类是确定的,训练数据与标签是一一对应的。

通过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学习(训练),这种学习可以称为特征提取(或模式获取),最后得到一个模型或认知或一种映射关系(分类方法中就是分类器),将此模型用于没有标签的测试集,模型能够识别已有特征(模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这是一种检验模型好坏(或叫泛化能力)的方法。

 

注意:待分类数据的特征必须是已有数据的特征。举个反例:训练数据是猫和狗,测试数据是老鼠,你这不是逗比吗?显然测试结果肯定错误。如果你想把老鼠确定为新的类别还是用无监督学习吧,比如聚类。

 

二、KNN方法

K近邻分类方法在于将测试集数据与训练集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特征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分类。相似程度是根据测试集数据与训练集数据距离最近的k个数据来确定的,这就是k近邻的由来。

具体算法为:1.先对训练集数据标记,指定其类别;(K近邻不需训练数据,这是一种懒惰学习);2.计算待分类数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李飞刀李寻欢

您的欣赏将是我奋斗路上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