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AI 动画短片《鬼饮食》,获得了 Independent Shorts Awards 的最佳动画短片金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是一个在独立电影界有影响力的国际短片电影节,能够获金奖的更是屈指可数。对于不是专为 AI 作品而设的电影节,这部AI短片意义非凡。
而短片的导演,也不是专业人士,而是游戏行业的程序员 Jim 。2023年,他成为了一名AI艺术家,并开始使用 Midjourney学习 AI 概念美术。
《鬼饮食》由 Jim 一人承担大部分创作,片长 10 分钟,总共 242 个镜头,耗时近三个月,工时至少 200 小时,平均到每天,是 2 个多小时。
这么优秀的作品,Jim是怎么完成的?
AI功不可没。
对于有想法,但不是专业人士的Jim来说,构思不是问题,难的是如何将脑中的想法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2024年,Jim想到了AI视频。
2024年年初,Jim 用上了 Pika 等一批最早的 AI 视频,他突然发现,终于可以驱动画面完成动作,调整和修改画面,把画面连在一起,完成一个短片。创作的欲望,变得空前强烈。
然后就是剪辑、音效、配音、配乐,Jim 越来越深入一个影片的传统制作流程。他一边尝试,一边学习。
为了完成这 10 分钟的短片,Jim 差不多把自己和 AI 都逼到了极限。
《鬼饮食》火锅店的动作戏,费了 Jim 很多心思,每个镜头都有设计,但最终效果只呈现了不到 40%。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Jim 承认,AI 的打戏确实不行,没有击打感,也不符合物理的逻辑,像是对着空气打。不光是打戏,稍微动作大一些的镜头,掐脖子,扔锤子,拿石头砸,AI 都很难实现。同时,AI 生成的画面限制重重,所以在后期,Jim 会用特写镜头、象征镜头、快速剪辑等手法,弥补视觉上的不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虽然AI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仍然有很多限制,但对于像Jim这类非科班人士或小团队来说,AI无疑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创作的成本变得可接受,多样化的内容有了被观众看到的机会。
当然,AI技术固然强大,但还有很多工作,是要人类自己做的。创作困难和有意思的地方都在于,有些问题必须创作者本人解决。
这种“没灵魂的工具,有灵魂的创作”,或许就是AI与艺术创作最好的结合方式。小编也相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对艺术创作感兴趣的普通人,用AI技术,创作更多有灵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