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竞赛学习笔记】树上问题基础-超有用的图论详解

本文是关于ACM竞赛中树上问题的学习笔记,详细讲解了树的深度、直径、最近公共祖先(LCA)的计算方法,包括两遍DFS、树形DP、倍增算法和Tarjan算法等。此外,还介绍了如何求解树的重心,包括带权树的重心问题,提供了相关参考资料链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title :树上问题基础
tags : ACM,图论
date : 2021-11-6
author : Linno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本概念

树的深度:从树根往下数,叶子节点所在的最大层数称为树的深度。(有教材定义不一样,看题意吧。要区分高度)

树的直径:树中两节点距离的最大值称为树的直径。

子树大小:对每一个节点的大小都等于左子树大小+右子树大小+1(自己)

节点重量:删去该节点后,所有树大小的最大值。即该节点所有子树大小的最大值称为节点重量。

求树的直径

做法1:两遍dfs

const int N = 10000 + 10;

int n, c, d[N];
vector<int> E[N];

void dfs(int u, int fa) {
  for (int v : E[u]) {
    if (v == fa) continue;
    d[v] = d[u] + 1;
    if (d[v] > d[c]) c = v; //找到最深的点
    dfs(v, u);
  }
}

int main() {
  scanf("%d", &n);
  for (int i = 1; i < n; i++) {
    int u, v;
    scanf("%d %d", &u, &v);
    E[u].push_back(v); //邻接表存图
    E[v].push_back(u);
  }
  dfs(1, 0); //任意选1号点作为根节点出发
  d[c] = 0; 
  dfs(c, 0); //以里1号点最远的点作为根,再次找最远的点。
  printf("%d\n", d[c]);
  return 0;
}

做法2:树形dp

const int N = 10000 + 10;

int n, d = 0;
int d1[N], d2[N];
vector<i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WLinno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