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算力、数据、工程化能力、制造能力、整合能力、资金等,那个因素是制约人形机器人量产的核心卡点?
2024年10月24日,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我们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所有必要条件的公司,因为其他公司缺少人工智能大脑,缺少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能力,而特斯拉拥有超级计算集群Cortex。
2024年6月13日,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首次谈到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到初创公司难点(总结):1)大量0-1设计,包括电机、变速箱、传感器、电力电子设备;2)需要顶尖的工程师以及技术积累;3)需要高效、节能的推理计算机;4)需要强大的AI能力;5)需要非常擅长大规模制造。
近日,知名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创始人Brett Adcock接受媒体访谈时被问到算力、AI和制造问题时表示:B轮投资方微软已经给了我们尽可能多的H100算力,目前已扩大了三次,变成了更大的集群,目前受到计算的限制;依托投资方OpenAI技术赋能和合作,目前已开始建立可以在我们的机器人上工作的新模型;制造层面,我们正在建设自己的制造工厂,机器人上的几乎所有东西最终都可能由 Figure AI 公司制造,但是现阶段,我们会以非常理性的方式进行制造(外包)。
11月6日,马斯克针对人形机器人量产问题给出更具体答案,在“X”平台发文表示:“Optimus 已经在工厂里执行一些任务,其能力范围正在迅速扩大;迄今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改进Optimus的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构建复杂的供应链,以便能够大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