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算法/模型——有监督到无监督(聚类):由 KNN 到 K-menas


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是机器学习两个大的类别。

聚类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训练数据只有输入变量 x 而没有输出变量 y 。

无监督学习的目的是将这些训练数据潜在的结构或者分布找出来,以便于我们对这些数据有更多的了解。

1. KNN(K-Nearest Neighbor)

1.1 基本思想

  • 训练数据包括样本的特征向量(x)和标签(y);
  • k 是一个常数,由用户来定义;
  • 一个没有标签的样本进入算法后,首先找到与它距离最近的 k 个样本,然后用它这 k 个最近邻居的标签来确定它的标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 算法步骤

  • 算距离
    给定未知对象,计算它与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的距离——特征变量是连续的情况下,将欧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若特征是离散的,也可以用重叠度量或者其他指标作为距离,这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 找近邻
    找到与未知对象距离最近的 k 个训练样本。
  • 做分类/回归
    在这 k 个近邻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类别作为未知对象的预测类别(多数表决法),或者是取 k 个近邻的目标值平均数,作为未知对象的预测结果。

注:超参数 —— k 的取值大小,直接影响着KNN 算法的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取 k=3 时,根据多数选举法,预测结果为 B;但当 k=6 时,依然是根据多数选举法,预测结果就成为了 A。

k 是 KNN 算法唯一的超参数,因此,它对于 KNN 尤其重要。这一点和 KMeans 的 k 参数之于 KMeans,颇为神似。

2. 聚类(Clustering)

聚类技术,一句话概括:聚类就是通过对样本静态特征的分析,把相似的对象分到同一个子集,属于一种无监督式学习算法。

所以这在本质上回到了不同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度量(Similarity Measurement)。这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计算样本间的 “距离”(distance)。

可参考之前的文章:距离度量和范数
或者 机器学习中的相似性度量

3. K-means

3.1 本质和概要

本质

核心:把样本分配到离它最近的类中心所属的类,类中心由属于这个类的所有样本确定
本质:K代表的是K类,means代表的是中心。K-means的本质就是确定K类的中心点,当找到了这些中心点也就完成了聚类。

K-means 是通过迭代的方式寻找K个簇(Cluster)的一种划分方案,使得聚类结果对应的代价函数最小。

前提

K-Means算法实施需要满足两个前提:

  • 根据分布的先验概率,求得K

  • 种子点的选取要cunning,尽量地远一点

算法思路

  • 设置 K 个种子点;
  • 遍历每个点,将其归属为与之距离最近的种子点,这就是它所属的
  • 遍历结束后,重新计算 K 个种子点的位置(簇中心点);
  • 重复 Steps 2 and 3,直到 K个种子点的位置不再改变。

3.2 损失/目标函数

代价函数可以定义为各个样本距离所属簇中心点的误差平方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xi代表第i个样本,ci是xi所属于的簇,μci代表簇对应的中心点,M 是样本总数。

3.3 优化算法:期望最大化(EM)

  • EM 算法
    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算法,应用于数据科学的很多场景中。k-means 是该算法的一个非常简单并且易于理解的应用。

  • EM 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缺点

  • EM 可能不会达到全局最优结果
    解决:用不同的初始值尝试很多遍

    在 Scikit-Learn 中通过 n_init 参数(默认值是 10)设置执行次数。

  • 必须提前告诉算法簇的数量(K 值)

    解决:合理选择 K 值—— 手肘法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