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并排序核心思想
1. 核心特性
分治法:将数组递归拆分为子数组排序后合并,时间复杂度稳定在 (O(n \log n))。
关键特性:稳定、高效,适合大规模数据,且合并过程可嵌入业务逻辑(如逆序数统计、多路归并)。
2. 步骤解析
分治策略将数组递归分为左右两半,分别计算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逆序数。
合并过程统计逆序数在合并两个已排序的子数组时,每当从右子数组取出元素时,左子数组中剩余的元素均与该元素构成逆序对,统计这些逆序对的数量。
递归累加逆序数总逆序数 = 左子数组逆序数 + 右子数组逆序数 + 合并过程中跨越子数组的逆序数。
3. 算法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 log n),与归并排序一致。
- 空间复杂度:O(n),用于临时存储合并后的数组。
- 关键优化点:
- 合并时的逆序数统计:通过比较左右子数组元素,动态计算跨子数组的逆序对。
- 递归分治: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分别处理内部逆序数。
2. 应用一:归并排序秒解逆序数问题
什么是逆序数。在一个排列中,如果一对数的前后位置与大小顺序相反,即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那么它们就是一个逆序。一个排列中逆序的总数就是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我们看下面这个序列,根据逆序数的定义,序列中逆序的个数有 5 个,分别是(7,2)、(9,2)、(7,6)、(9,6)和(14,12)。
1.核心逻辑
- 逆序数定义:数组中前大后小的元素对数。
- 合并过程统计:当右子数组元素被选中时,左子数组剩余元素数即为当前逆序数。
2.Python代码实现
def merge_sort_count(arr):
if len(arr) <= 1:
return arr, 0
mid = len(a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