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数,又称为贝尔数。
是以埃里克·坦普尔·贝尔(Eric Temple Bell)为名的。
B(n)是包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划分方法的数目。
B(0) = 1, B(1) = 1, B(2) = 2, B(3) = 5,
B(4) = 15, B(5) = 52, B(6) = 203,...
递推公式为,
B(0) = 1,
B(n+1) = Sum(0,n) C(n,k)B(k). n = 1,2,...
其中,Sum(0,n)表示对k从0到n求和,C(n,k) = n!/[k!(n-k)!]
-------------------------
Stirling数,又称为斯特灵数。
在组合数学,Stirling数可指两类数,都是由18世纪数学家James Stirling提出的。
第一类Stirling数是有正负的,其绝对值是包含n个元素的集合分作k个环排列的方法数目。
递推公式为,
S(n,0) = 0, S(1,1) = 1.
S(n+1,k) = S(n,k-1) + nS(n,k)。
第二类Stirling数是把包含n个元素的集合划分为正好k个非空子集的方法的数目。
递推公式为,
S(n,n) = S(n,1) = 1,
S(n,k) = S(n-1,k-1) + kS(n-1,k).
-------------
bell数和stirling数的关系为,
每个贝尔数都是"第二类Stirling数"的和。
B(n) = Sum(1,n) S(n,k).
S(n,4)表示把n个有区别的元素分到4个无区别的非空集合里面的方法数
可以用斯递推式解决:
S(n,k) = k*S(n-1,k) + S(n-1,k-1);S(n,1)=1(n≥1),S(n,n)=1。
上面的递推式可以用组合证明:一方面,如果将元素1单独拿出来划分成1个集合,那么方法数是S(n-1,k-1);另一方面,如果元素1所在的集合不止一个元素,那么可以先将剩下的n-1个元素划分好了以后再选一个集合把1放进去,方法数是k*S(n-1,k);有加法原理得证。
当然,第二类斯特林数还有一个通式:
S(n,k)= /Sigma(j=1 to k) [(-1)^{k-j}*j^{n-1}]/[(j-1)!*(k-j)!]
= 1/k! * /Sigma(j=0 to k) (-1)^{k-j}j^n*C(k,j)
展开就是
S(n,4)=[(4^{n-1}-3^{n-1})-(4^{n-1}-2^{n-1})+(4^{n-1}-1^{n-1})/3]/2
Stirling数满足这样一个递归关系:
证明:考察把n+1个物件分成k个类的全部划分。
(1)对其中的某个划分,第n+1个物体单独分为一类,其他物体组成k-1类。这种划分有
种。
(2)对其中的某个划分,前n个物体划分成k个类,第n个物体放到这k个类中的某个,即
。
所以,
成立。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很容易得递归求解S(n,k)。于是得到Stirling三角形如下:
求算第二Stirling三角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