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R 2022论文双盲通过却被爆抄袭:数据算法全部照搬,第二页几乎空白

一篇提交至ICLR2022的论文被曝严重剽窃,包括算法、架构图、摘要及实验结果等内容直接复制自以往的顶会论文。作者并非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论文质量低下且剽窃行为明显。项目主席已以“严重剽窃”为由拒绝该论文,此事引发学术界对论文抄袭问题的关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博雯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最近,一篇已经通过ICLR 2022双盲评审的论文被曝“严重剽窃”!

还是算法直接截图粘贴,图表颜色都不改一下的那种!

就像是这样,直接把ICLR 2020上的一篇论文的算法部分截图,然后粘贴到自己的论文里:

(而原论文的算法部分可复制,也更加清晰)

ce5726d65d9f210a1928791379756d95.png

还有架构图部分,除了标注了“引用”的那句话,其余的从架构图本身到图表下的说明,都与EMNLP 2020的一篇论文分毫不差:

01a9836c1c47bbdb881578d7fc065776.png

不仅是算法和架构图,摘要、正文、实验结果部分也存在着大量的Ctrl+C内容。

现在,这篇论文已经被项目主席以“严重剽窃”为由直接Desk Reject:

330c57892b2d1886f8b2f9524df55db9.png

而点进作者的个人资料链接,能看到他的大部分工作内容都与网络安全相关,并没有发表过任何机器学习领域的论文。

b3ec8799502cc5e42c9c65153f716e1c.png

但他抄袭的两篇论文,偏偏都来自于机器学习领域的顶会:

dfcaf27f07ad47b0f37fcc187c86fe32.png
83ac0da96dae37eff1510f6757817a50.png

跨界抄袭、低得可笑的论文质量、草率而毫不掩饰的剽窃行为,种种现象甚至都让网友怀疑:

这简直就像是同行评议人的“虚拟测试”……作者不会真觉得别人发现不了他的抄袭吧?

a6ab2a5406631fbc3855cc38f430c789.png

「忠实原著」的论文

接下来,就让我们顺着ICLR项目主席列出的五条抄袭的证据,来看看这篇论文。

73d07573ed724f7db422a746d8f6f498.png

五条证据分别指出的分别是图表和算法几个部分。

但实际上,涉事论文从摘要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表演。

在论文摘要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抗性文本生成模型Text-Gen,能够生成更有意义和多样性的对抗性文本:

86f10305730f01f8f3375104337f9204.png

但如果和ICLR 2020里的这篇提出了CAT-Gen模型的论文摘要做个在线文本对比……

0ca73f8ee219076eb74aaaaf10d06ace.png

红色部分是不同处

好家伙,你搁这儿找不同呢?

摘要过后,马上就是这样一页:

(持续往下拉,没错,大片空白的第二页)

b90daa658af49ccdaff97165a960d2cf.png

开头所展示的流程图和算法也就是项目主席列出的第一条和第五条:

图像100%复制粘贴还注明了引用;

来自其他论文的算法截图则根本就没有注明。

53f5795f6269ab377a2e0adfb2dbc1df.png

而剩下的三条展示实验结果的表格也是如法炮制,要么是无引用的直接截图粘贴:

acd94e3424ff2192263e45c83bd03de6.png

要么就是将原表格中的Android、phone、kitchen、shirt等名词“别出心裁”地换成了iPhone5、kindle、room、clothing……

f01b7c111b3f1ac3b79e3ece7abf8eab.png

还有“良心发现”修改了数据的Table 3,却被评委无情吐槽:

你这数据还没原文的好,不如不改……

b6f7c39a4e71619465287c49711b7683.png

88359bc60f60172775d639b09760b06e.png

一月多度的「学术不端」

抄袭者marwan omar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圣里奥大学(Saint Leo University),主要研究网络安全、智能手机安全、虚拟化等领域。

而其实在被项目主席直接怼脸拒稿之前,作者团队已经在10月29日确认撤稿:

a0e2c5af5f5a92edd7a21afdbab2d0df.png

这也让有些网友表示疑惑:为什么已经确认撤稿之后还会发布审查评论?

下方有人猜测:

看ICLR今年的评审指南,他们提到会通过评审标记所有违反规则的行为,所以可能只有这篇“严重剽窃”的论文是这样。

或者评审在作者撤稿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6b7b16deb02895b7e6007afdc23a230d.png

当然,如此跨界的抄袭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真情实感地怀疑:这该不会是钓鱼吧?

如果没有被发现,事后就可以发篇《我在机器学习顶会上投了篇废话连篇的论文,而同行评审居然没有发现》的博客!

7c48f91524e72b5c9db27b3d1b682f8a.png

还有人表示见怪不怪:ML领域的论文本来就长期被剽窃,区别只是有没有被发现而已。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剽窃新闻被披露,而那些抄袭者只是想赌一把自己不会被发现。

6f723f7827016c6505c04b554813d695.png

现在想来,最近的「学术不端」事件确实有种一月N度的倾向。

仅说国内,北理工副教授张华平在11月1日就刚刚曝出,他带的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被南方某985高校学生陈某抄袭。

一两个月之前,还有北理工硕士“原文照搬”NeurIPS论文,港科大硕士抄袭ICML论文。

以及8月份曝出的SCI期刊上的大量辣眼学术名词,目的就是为了规避抄袭检查:

56b2ae9a677c1cefa681a246e923f2b6.png

只能说,不到今年的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2021年学术不端大盘点」中,又能多出哪些素材。

官方通报:
https://openreview.net/forum?id=EO4VJGAllb&noteId=Ks7TmTUsyXa

参考链接:
https://www.reddit.com/r/MachineLearning/comments/qkb6ga/plagiarism_case_detected_iclr_2022_newsdiscussion/

评论 2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